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分布于西藏北部的羌塘高原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垂直分布最高的蜥蜴(海拔:4500–5300 m)。爬行动物通过代谢调整来适应光、温度、食物利用率等环境因素的昼夜和季节性变化。为了研究红尾沙蜥在冬眠过程中的代谢调整策略,我们测定了活动期、冬眠前、冬眠期(实验室4℃驯化4-6周)和冬眠后红尾沙蜥器官(心脏、脑、肝脏、脂肪体、睾丸、肺、胃和肠)鲜重和含水量、组织(心脏、肝脏、肌肉)和血浆主要代谢物质含量、心脏结构以及肝脏和骨骼肌丙酮酸激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变化。同时通过与低海拔分布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比较,研究红尾沙蜥对低温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活动期相比较,冬眠前红尾沙蜥肝脏、脂肪体和睾丸重量显著增加,而肠和胃重量显著减少;冬眠后脂肪体、睾丸和脑的重量显著减少;冬眠过程中红尾沙蜥和荒漠沙蜥各种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含水量的变化存在组织特异性和种间特异性;冬眠过程中红尾沙蜥和荒漠沙蜥疏松心肌层的排列发生了变化,心肌细胞肥大造成了腔隙面积的明显减少;红尾沙蜥和荒漠沙蜥在冬眠前都会积累葡萄糖、甘油三酯和糖原作为冬眠过程中的储备能源,丙酮酸激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脂肪酶活性在冬眠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物种差异性。与荒漠沙蜥相比,活动期红尾沙蜥组织和血液维持较高水平的葡萄糖含量,冬眠前积累大量的糖原,这可能与红尾沙蜥对高原低温环境的适应有关。本文还研究了温度对红尾沙蜥代谢昼夜节律的影响。我们在两个恒定的温度下(18℃和28℃)测定了红尾沙蜥体温、心率、标准代谢率(SMR)和血糖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在两个温度下红尾沙蜥体温没有明显的变化;SMR白天的明显高于夜间,18℃下SMR以及SMR昼夜变化的范围都低于28℃下的结果;心率的变化也与代谢率的变化一致,但最低点提前了两个小时;28℃下的血糖浓度整体水平显著高于18℃的,而波动规律却不同:28℃条件下血糖浓度白天平均值高于晚上,血糖浓度在16:00显著高于20:00,0:00和12:00;18℃条件下,血糖浓度在20:00和08:00明显低于00:00和12:00(P<0.05),而在04:00和16:00处于中间。本研究证实了红尾沙蜥SMR、心率和血糖等生理生化指标也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虽然这种现象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由内在因子决定的,可能与某些激素的分泌活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