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棱子芹属Pleurospermum Hoffm.隶属于伞形科芹亚科,是一个分类学上非常复杂的属,尤其是该属的界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属在全世界约5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北部和欧洲东部,尤其以喜马拉雅地区和中国西部为多。中国现知有39种,其中22种为特有种。本研究通过对棱子芹属及其近缘属的中国类群进行广泛取样,以分子系统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确定这一类群在芹亚科中的系统位置,探讨中国棱子芹属与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关系。并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整理。(1)基于ITS序列的棱子芹属及其近缘类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基于前期构建的芹亚科ITS矩阵(2911条序列),加入本研究新获取的棱子芹属及其近缘类群的56条ITS序列,共涉及棱子芹属36种1变种。利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育树,得到以下结论:(1)棱子芹属不是一个单系,其类群位于6个分支当中,除以前报道的滇芹分支Sinodielsia Clade,丝瓣芹分支Acronema Clade和棱子芹族Pleurospermeae,还有部分种类位于东亚分支East-Asia Clade,Komarovieae 以及簇苞芹分支Pleurospermopsis Clade;(2)中国特有的棱子芹类群主要位于棱子芹族;(3)棱子芹属的近缘属中,除膜苞芹属Hymenolaena和Pseudotrachydium外,其余均不构成单系;(4)基于形态和分子的研究结果,重新界定了棱子芹属和滇羌活属的界限,前者除了狭义棱子芹属(Pleurospermum s.str.)的两个种外,还包括主要分布于中国的8个种;后者目前包括 3 种;(5)将二色棱子芹Pleurospermum bicolor(Franch.)Norman ex Pan&Watson进行了分类处理,将其转移到簇苞芹属Pleurospermopsis bicolor(Franch.)J.Zhou&J.Wei;(6)支持将矮棱子芹转移到滇芎属处理为Physospermopsis nana(Franch.)Pimenov&Kljuykov的观点。本研究基于整个芹亚科的框架背景,利用ITS片段将多系棱子芹属的类群归入到各个分支当中,这将是后续对该属进行进一步系统学研究和分类学修订的基础。(2)中国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的收集及整理通过市场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对伞形科药用植物类群进行全面的梳理,正本清源。据统计,我国伞形科药用植物有65属262种,其中多以根及根茎入药;分布上以四川省最为丰富,约有137种,云南、湖北、甘肃等地也有较多种类。此外,还总结了柴胡、当归、前胡等11种常见药用植物的正品及地方习用品,发现伞形科药用植物存在不同分类等级上的替代或者混用情况。通过对伞形科这一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进行全面地梳理,一方面可降低用药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挖掘部分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伞形科类群,实现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