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作为一种动态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对神经网络活动和突触信号传递过程起到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蛋白质棕榈酰化是细胞内唯一可逆的16碳脂肪酸的修饰反应。目前研究证实人体中有23个酶负责蛋白质的棕榈酰化修饰,然而蛋白质的去棕榈酰化作用却只有4个酶参与,棕榈酰蛋白硫脂酶-1(Palmitoyl protein thioesterase-1,PPT1)便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作为一种动态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对神经网络活动和突触信号传递过程起到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蛋白质棕榈酰化是细胞内唯一可逆的16碳脂肪酸的修饰反应。目前研究证实人体中有23个酶负责蛋白质的棕榈酰化修饰,然而蛋白质的去棕榈酰化作用却只有4个酶参与,棕榈酰蛋白硫脂酶-1(Palmitoyl protein thioesterase-1,PPT1)便是其中之一。PPT1酶活力缺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称为婴幼儿神经元蜡样脂褐质综合征(infantile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INCL),是Batten病之一。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征是癫痫发作、失明、运动和认知功能减退,最终导致早逝。INCL疾病是位于常染色体1p34.2座位上的CLN1基因突变引起的棕榈酸酯蛋白质硫酯酶-1功能缺乏,导致蛋白质去棕榈酰化过程受阻。虽然普遍认为PPT1酶介导的去棕榈酰化修饰作用在介导神经突触可塑性和大脑学习记忆过程中起到重要,但是其作用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课题组通过点突变方式成功建立了PPT1酶的缺失动物模型(PPT1 c.451C>T(p.R151X),简称PPT1-KI),该模型可以显著地模拟INCL这种疾病的各种临床病理表现。所以在此基础之上本课题利用电生理?分子生物和动物行为学实验技术进一步探讨了PPT1酶活力缺失情况下,棕榈酰蛋白质和膜受体的棕榈酰化修饰作用如何参与神经突触传导和其可塑性的功能机制,试图阐明PPT1酶介导突触可塑性和动物个体行为方面的分子机制。目的本研究以PPT1缺失(c.451C>T,PPT1-KI)小鼠模型为基础,探讨PPT1缺失引起突触调节蛋白去棕榈酰化过程受阻对突触形态和功能可塑性方面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其调控神经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方法(1)通过行为学实验(新物体识别方法)来整体评价PPT1酶缺失对小鼠短期工作记忆的影响;(2)电生理的诱导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Stimulus-Response Curve和双脉冲易化,探讨PPT1参与突触长期/短期可塑性形成机制;(3)在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基础上通过转染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方式评价PPT1在介导神经电活动中作用方式;(4)用分子生物学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突触可塑性相关调控蛋白(GAD65,SYT2,SNAP25,VGCC,PSD95,AMPA受体,NMDA2A和2B受体,钙调素)的表达水平变化,具体阐明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结果1.PPT1缺失抑制了小鼠大脑海马CA1区的LTP和LTD的形成。2.PPT1缺失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递质传递造成了损伤,并随着年龄的增损伤会加剧。3.PPT1缺失导致大脑海马神经元细胞树突棘形态异常,树突棘密度、体积和神经元复杂程度降低,树突棘发生异常聚集。4.PPT1缺失会引起海马神经元兴奋性兴奋性突触电流异常兴奋,兴奋性突触传递异常。5.PPT1酶缺失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的释放。6.PPT1缺失会导致突触前膜囊泡数量减少,使囊泡循环能力下降。7.PPT1缺失在早期会导致神经元突触后膜上PSD 95和NMDA 2B相关功能调控蛋白和受体的亚细胞分布异常。8.PPT1缺失发展到晚期时GAD 65,SYT 2,SNAP 25,VGCC,PSD 95,NMDA 2A和2B受体,钙调素均发生明显下调。其中,SYT2和VGCC和Ca MKII是参与突触前囊泡释放回收的蛋白,所以说INCL这种疾病在晚期可能突触前/后均出现问题,在晚期PPT1缺失会导致神经元突触前膜与后膜上相关功能调控蛋白和受体的亚细胞分布异常。结论PPT1缺失引起的蛋白质去棕榈酰化修饰受阻导致突触相关功能性受体的亚细胞分布异常,从而减弱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最终损害模型动物的学习与记忆功能。
其他文献
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早期诊断冠心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病变的情况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临床上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且固定,因此常用来观察和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既往研究表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形成能够反映冠心病的存在和病变情况。但豫
背景心房颤动是一种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心房不协调活动为特征,导致心房机械和电功能紊乱。它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0.4%,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超过95%的房颤患者年龄大于60岁。80岁的患病率约为10%。40岁的人一生中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约为25%。已有研究证明房颤与左房增大有关,而左房增大既是心律失常的原因又是后果,且房颤的并发症也与左房的增大有关。进一步分析研究不同病因房颤患者、房
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在左心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多见于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患者中。对于左心相关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目前不推荐用PH特异性治疗,针对性的心衰治疗依然是目前的治疗方法。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治疗心衰的新药,也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
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主动脉瓣钙化(Aortic Valve Calcification,AVC)是一个随着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的多因素、多机制主动调控的病理过程,从流行病学到组织病理学均与CHD具有相似性。豫北地区人群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发病情况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豫北地区人群主动脉瓣
背景伴随着社会人口结构改变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长。目前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是引发全球AF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和病因。AF是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高血压群体中最易先发生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未经干预的情况下发展为持续性房颤,进而永久性房颤的发生
背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家族聚集性、症状早期发作以及无心脏结构异常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AVNRT的病理生理。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快速进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基因突变参与AVNRT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发现与AVNRT发病相关的特定基因,故需要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来了
背景:钙化型主动脉瓣病(CAVD)在我国老年人中非常普遍,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CAVD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因此,识别参与CAVD进展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并将其作为CAVD的新生物标志物或潜在治疗靶点具有重要价值。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CAVD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51472(包括5个正常主动脉瓣和5个钙化主动脉瓣)
背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死亡或残疾,给患儿母亲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国内外研究均显示,CHD患儿母亲的负面情绪体验较重,持续至患儿出院后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对母亲自身健康和家庭氛围不利,影响患儿恢复过程。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可以
背景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的异常表达可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进而诱发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但FGF23的表达水平是否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相关,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
背景最近几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多,已有研究表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等肥胖参数与A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随着腹部脂肪定量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国内外有不少关于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开展,但是缺乏系统性,同时国内外针对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发生关系的研究甚少。目的1.探讨腹部脂肪含量与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