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分布式MIMO系统的波束成形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362222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随着第五代(5G,5th Generation)移动通信商用套餐的发布,移动通信已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更加关注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以及巨连接等技术指标。大规模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与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由于可以提供更好的覆盖、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更灵活的组网等特性,已经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的两个重要网络架构。随着用户终端设备的迅速增加,大规模分布式MIMO与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回程消耗急剧增加、每个用户终端的服务质量(Qo S,Quality of Service)以及提高系统频谱效率(SE,Spectral Efficiency)等问题面临更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首先,针对传统蜂窝网络中小区边缘用户干扰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交错分簇的大规模分布式MIMO架构。在该网络中,通过不断划分不同频率正交的分簇模式(CP,Cluster Pattern),使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在很大概率上位于其中一个CP的中心位置,有助于小区内边缘用户在分簇过程中寻找相对有利的信道条件。以优化回程和功率约束下的加权和速率(WSR,Weighted Sum Rate)为目标,提出了一种稀疏波束成形优化方案,考虑到超密集部署RAU和大量用户终端巨连接所带来的高计算资源消耗问题,将原优化问题分解为两阶段子问题,第一个子问题以最大化选择用户数为目标,寻找满足最低Qo S的用户数;然后,第二个子问题利用第一个子问题的数据集进行原问题求解。其中,在第二个子问题提出五个性能不同的优化算法,分别为基于CP的加权和最小均方误差(CP-WMMSE,CP-Weighte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算法、基于原始分解/对偶分解的稀疏波束成形功率分配算法、基于原始分解对偶分解的稀疏波束成形快速迭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算法有效提升小区边缘用户性能。其次,为了提升大规模分布式MIMO的SE,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辅助全双工(NAFD,Network-Assisted Full Duplex)的大规模分布式MIMO联合稀疏波束成形与功率控制。以Qo S约束和回程约束下的最大化上下行链路总频谱效率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利用整数规划线性化方法,将混合整数规划的原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原问题的线性化近似子问题和基于用户和RAU关联解的子问题。其中,第一阶段,优化线性化近似子问题,得出用户和远程天线单元(RAU,Remote Antenna Unit)关联解集,第二阶段,将该解集带入原问题,求解上行功率控制、下行发送稀疏波束成形向量和上行接收机。此外,针对每个子问题,提出了两种复杂度不同的优化算法,即基于迭代的半正定松弛块坐标下降法(SDR-BCD,Semi-Definite Relaxation Block Coordinate Descent)和基于迭代序贯参数凸逼近(SPCA,Sequential Parametric Convex Approximation)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NAFD比传统的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和云无线接入网(C-RAN,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同时同频全双工(CCFD,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有更高的SE增益,同时,当交叉链路干扰(CLI,Cross Link Interference)被抑制到低水平时,与TDD方案相比,NAFD与C-RAN CCFD方案可以得到优越的性能表现。再次,为了提高无蜂窝大规模MIMO的SE,提出一种基于网络辅助全双工的无蜂窝大规模MIMO的双工模式选择与收发机设计。以最大化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总SE为目标,联合优化了双工模式选择、下行波束成形向量、上行发射功率和上行接收机。由于优化问题中双工模式选择、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优化参数高度耦合,求解问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任务。本文提出一种两阶段启发式交替优化算法。其中,第一阶段,固定模式选择参数,优化收发机参数;第二阶段,固定收发机参数,优化模式选择参数。另外,利用等价公式变换、迭代连续凸近似和二元变量松弛等优化方法分别将两阶段中的非凸函数转换为凸形式。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的双工模式选择算法可以获得接近穷举搜索算法的性能,且优于传统固定模式以及简单分配模式的双工方案。最后,为了保证被网络接纳用户的Qo S以及确保优化问题可解,提出一种基于NAFD的无蜂窝大规模MIMO联合用户选择与连续无线信息与功率传输(SWIPT,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mission)收发机设计。以联合最大化上下行链路总SE和网络应接纳的用户数为目标,同时,考虑了上下行Qo S、采集的能量、SWIPT比、前向链路容量和上下行发射功率等约束条件。为了高效解决原优化问题,提出一个双层循环优化方法,即内循环解决联合用户选择与SWIPT收发机设计优化子问题,寻找最不可能被网络接纳的用户;外循环解决候选用户集更新子问题,根据内循环结果不断更新网络用户集。其中,内循环的优化采用一种可以达到稳定收敛且满足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的连续凸逼近(SCA,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算法。进一步地,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C-RAN CCFD和TDD方案,所提的NAFD方案可在大部分条件下获得更高的性能增益与选择用户数。另外,相对于C-RAN CCFD方案,TDD方案在低速场景中有更好的选择用户数性能表现。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交互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的大数据可视化不仅需要呈现海量数据信息,还包含了高时效、多维度的动态交互形式,但现有的大数据可视化鲜有考虑用户的认知需求,导致了用户在“读取”海量数据时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湮没在可视化的“复杂度”之中。因此,基于用户认知的大数据可视化复杂度研究是当前设计领域与数据可视化领域交叉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用户认知为切入点,通过行为和生理实验方法,分别
在信息量复杂的可视化界面,即复杂信息界面中,若要提取复杂信息的层级结构和关联属性,视觉系统需要能够同时整合多种元信息。全局编码作为有效提取信息聚合属性的视觉统计手段,是提供总体感知的可行算法。而且在目前信息显示维度和数据维度日趋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视觉特征重叠的全局编码感知正确率和精度是用户能否做出最优决策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全局编码感知量化的研究能够为复杂信息界面的设计与评价提供更系统和全面的科学
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长期服役性能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化触发评估成为液化震害预防的首要任务,而无黏性土(砂土、粉土)的空间分布与原位状态是其非常重要的内容。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在天然位置对土体工程性质进行原位评价的一种新型测试技术,具有精度高、测试参数多元化等优点,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无黏性土的状态特性评价与液化判别。相比于相对密实度
近年来,新型低模量β钛合金在医用植入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研究。由于其还具有高弹性容许应变(σ0.2/E),因此在航空航天用弹性元件及可变机翼材料等方面同样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参照三大电子参数理论开发了低模量Ti-32.5Nb-6.8Zr-2.7Sn-0.3O(TNZS-0.3O,wt.%)合金。随后,系统研究了0、0.3和0.6wt.%三种不同氧(O)含量TNZS-xO(x=0,0.3,0
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研究动物行为是如何产生并受基因和神经环路调控的。本能行为是一类不需要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在发育过程中已经构建于神经系统中。在本能行为的分子与神经机制研究中,雄性果蝇的求偶行为和雌性果蝇的接受行为均是研究的最为透彻的模型,解析这些本能行为调控的分子与神经机制将深化我们对于行为调控的神经机制的理解。本研究以雌性果蝇的接受行为为研究模型,发现神经肽Leucokinin(LK)及其
几十年来,针对预制结构已有大量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使用施工质量好、可快速安装的预制构件,可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然而,出于对其抗震能力的担忧,预制结构在抗震地区的应用往往受限。为此,各国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来提高预制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预制构件节点的抗震能力,并提出了一系列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如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世构体系)。对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由于连接部位和后浇叠合层的存在,锈蚀介质
核子间相互作用作为强相互作用的一种,它在理解有限核以及核物质性质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核子间相互作用而得到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已经被广泛地研究。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经过长期研究和验证已经被了解得相对比较清楚,但非对称核物质的状态方程(对称能)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特别地,通过核物理实验以及中子星观测数据提取的饱和点处的对称能斜率的不确定度非常大。由于饱和点处的对称能斜率的不确定性,不同模型预测的高密度的
人脸识别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研究热点。相比于其他的生物鉴别方式,人脸识别在考勤、支付、进站、登机、特定对象监控等方面有着广阔的运用场景。当前最先进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的方法。已有的方法需要被识别对象有良好的光照条件,表情与姿势不能变化太大,不能有遮挡,在约束环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已超越了人类的识别能力。但是在非约束条件下,比如监控摄像头所录的视频,被识别对象具有侧面、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如5G网络和物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其开放性的传输特性也带来了比传统有线传输更严重的安全问题。设备身份验证作为安全通信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设备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有效且轻量级的设备身份验证解决方案。由于硬件设计和生产的容差,发射机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硬件误差,这种误差具有独一无二且难以仿冒的特性,因此也被称为设备指纹。设备指纹对传输信号会造成轻微的、不影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建筑建造工艺的快速发展,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已然成为当今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但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由于其形式的自由多变,如何合理的确定其建筑形态和曲面网格仍是当前空间结构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以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此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从曲面形态入手,提出了考虑结构缺陷敏感性和节点刚度影响的形态优化方法;其次,针对自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