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49年以来的乡村电影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其历史变迁、叙事模式、人物谱系和文化意蕴四个角度展开系统分析。
绪论部分在对“农村题材电影”与“乡土电影”这两个概念予以辨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使用“乡村电影”这一概念的必要性,梳理了有关中国乡村电影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中国乡村电影创作的历史变迁”,描述了旧中国电影中的伦理乡村、社会乡村、双面乡村与传奇乡村等叙事传统;并分别评述了十七年时期、新时期以及90年代以来乡村电影的数量变化、主要内容、艺术特征及成就与问题;最后指出其总体变迁趋势是人本化、多元化与边缘化。
第二章“镜中乡土”,把1949年以来的乡村电影叙事分为“红色的道路”、“黄色的桎梏”、“蓝色的理想”、“绿色的家园”与“五色的风尚”五种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基本情节、人物设置及其审视乡村的不同视角、主题旨归,以及相应的文化策略与价值等。道路模式在新旧对立中论证社会主义农村致富蓝图;桎梏模式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反思传统文化、启蒙现代主体性;理想模式在城乡对立中呈现个体农民的理想奋斗及其迷失变异;家园模式在人与自然的生命关系中抒发人类的家园情结;风尚模式在善恶贫富的差别境遇中评述社会风尚的变迁。
第三章“镜中乡民”,把1949年以来乡村电影中的人物分为九大类,并主要就乡村干部、乡村能人、乡村文化人与乡村妇女在不同时期的形象特征予以了对应性比较分析,阐述了这四类人物变迁的社会文化成因。干部系列反映了乡村权力走向变异或弱化的变迁图景;能人系列体现了主流文化对民间力量的立场及其对民间风尚的影响;文化人系列呈现了知识青年的尴尬生存状态及其从理想化的家乡建设者走向悲观化的个人奋斗者的变迁轨迹;妇女系列充当了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注脚,显现出创作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不同文化立场。
第四章“1949年以来乡村电影的文化态势及其前瞻”,首先指出了1949年以来乡村电影创作存在的核心问题及其文化精神制约因素,概述了从十七年到新时期再到90年代以来,与时俱进的创作文化精神从初步确立到逐步强化以至萎缩的过程;其次阐述了乡村电影文化意蕴的生成基础及其现代性、民族性与乡土性建构视角,并指出新时期以来乡村电影创作在现代性上立场犹疑、缺少建构,在民族性上视野单一、缺少创新;最后结合伊朗与韩国乡村电影的参照视野,指出未来中国乡村电影要开创市场化生存的新局面,必须在人本化创作的基础上,以审美化生存沟通城乡观众,以现代性融通传承民族文化,以理想化超越建构现代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