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在前期的化学、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基础上,以体内次生代谢产物为着眼点,采用LC-MS技术,对各成分体内代谢行为进行探索,深入探讨类叶牡丹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体内质变代谢。通过大鼠口服类叶牡丹有效部位后,收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液、胆汁、尿液及粪便生物样本,利用化学、色谱手段结合质谱准确定性进行分析,鉴定类叶牡丹有效部位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推测其在体内可能的生物转化过程,同时阐述这些代谢产物的代谢转化途径,最终希望达到能够解释类叶牡丹有效部位独特作用机制的目的。为探讨类叶牡丹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有效部位的体内转化规律,本文以类叶牡丹中主要成分三萜皂苷和生物碱为研究对象,对有效部位中四种皂苷和二种生物碱成分大鼠体内代谢的行为进行了推测。首先通过负离子模式,对三萜皂苷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次对其体内的药物效应活性物质的代谢机理、代谢过程进行了探讨,将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行为与可能的代谢特征相结合,运用特征离子提取的有效方法,实现从复杂生物样本中对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的快速筛选和识别;最终阐明类叶牡丹抗RA有效部位三萜皂苷和生物碱类成分在大鼠体内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三萜皂苷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根据类叶牡丹中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推测各类成分的裂解行为。在负离子模式下,Cauloside C产生m/z 765、603和471等特征碎片离子;Cauloside D产生m/z 1073、765、603和469等特征碎片离子;LeonticinD由于含有一个侧位羟基,所以会产生 m/z 1089、927、619 和 469 等特征离子碎片;Cauloside H 产生 m/z 1251、781、763、619、469等特征碎片离子;Magnoflorine通过质谱数据发现产生m/z 325、310甲基键裂解碎片离子、m/z 322脱水离子碎片以及损失45Da胺基形成的m/z 295特征离子等;Caulophylline B质谱数据发现产生m/z 327、312甲基键裂解碎片离子以及损失45 Da胺基形成的m/z 297 特征离子等。类叶牡丹中存在很多结构相近的成分,可能质谱裂解行为也存在相似的特征。(2)类叶牡丹有效部位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体内代谢研究本章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通过对灌胃给药大鼠不同采样时间点的生物样本进行分析,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快速发掘药物的代谢信息,发现并推断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的可能结构。在大鼠血浆中发现7种原型成分及8个代谢产物,包括去糖基产物、皂苷元产物、甘氨酸结合物等;在胆汁中未发现原型成分,发现6个代谢产物,包括去糖基产物、硫化物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等;在尿液中发现5种原型成分和8个代谢产物,包括去糖基产物、皂苷元产物、硫化物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等;在粪便中发现4种原型成分和9个代谢产物,包括去糖基产物、皂苷元产物、硫化物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等。综上,在这些不同的生物样品中均有相同的代谢产物发现,提示去糖基、羟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和甘氨酸结合等可能是三萜皂苷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重要代谢途径。(3)类叶牡丹有效部位生物碱类成分的大鼠体内代谢研究本章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通过对比含药生物样品和空白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在大鼠的血浆中发现3种原型成分及8个代谢产物,包括去甲基、羟化产物等;在胆汁中发现4种原型及6个代谢产物,包括去甲基、羟化及硫化产物等;在尿液中发现3种原型成分及5个代谢产物,包括去甲基、羟化及甲基化产物等;在粪便中发现3种原型成分及5个代谢产物,包括去甲基、甲基化产物等。综上,在这些不同的生物样品中均有相同的代谢产物发现,提示去甲基、羟化、硫化及甲基化等可能是生物碱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重要代谢途径。本研究推测了类叶牡丹有效部位大鼠体内成分的代谢特征规律,获得了类叶牡丹抗RA有效部位生物转化的整体信息,对于提高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效率及活性成分发现等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思路。本研究明确了类叶牡丹有效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的代谢途径,进一步阐明类叶牡丹抗RA药效物质基础,为新的药效成分的发现提供了科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