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固定正畸后牙齿表面颜色的变化,往往影响患者对正畸后的总体效果评价。临床上较多的固定正畸后患者,因牙齿颜色不满意,而要求进行改善牙齿颜色的美容治疗。关于固定正畸前后的颜色变化已有相关文献报道。而对引起固定正畸后牙齿颜色变化相关原因及相关治疗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课题将应用离体牙模拟固定正畸托槽粘结和去粘结的过程,来分析和探讨不同粘结剂种类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牙齿表面粗糙程度和颜色的影响,为固定正畸后变色牙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选择A2色离体牙117颗,分成A组(化学固化树脂粘结托槽)、B组(光固化树脂粘结托槽)、C组(未粘结托槽)各39颗。3组样本浸泡在水中,恒温37°,2天。2天后,A组、B组离体牙进行托槽拆除去粘结,3组各随机选择3颗离体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2.将剩余A组、B组、C组每组36颗,人工染色剂浸泡7天,染色前后离体牙颊面中1/3分别进行分光光度计测色,记录明度值L*、红绿色值a*、黄蓝色值b*。3.染色后A组、B组、C组,每组分别随机分成喷砂组、漂白组、空白对照组3个亚组,每组各12颗离体牙。喷砂组:喷砂机距离牙面3mm成45°角喷砂20s。漂白组:牙面涂抹35%过氧化氢漂白剂2-3mm厚,冷光美白仪工作灯光照3次,每次10min。空白对照组:未处理。在喷砂、漂白处理后分别分光光度计测色,记录L*、a*、b*值。4.在A组、B组、C组中随机选择喷砂、漂白处理后离体牙各3颗,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A组、B组、C组托槽去粘结后的表面粗糙程度结果:A组﹥B组﹥C组。(2)A组、B组、C组着色牙,不同处理后的牙面粗糙程度结果均是:喷砂﹥漂白﹥空白对照。喷砂后和漂白后A组、B组、C组的粗糙程度结果均是:B组﹥A组﹥C组。2.颜色参数测量结果(1)A组、B组、C组离体牙在染色处理后,L*值均减小,a*、b*值均增大。三组两两比较,a*、b*的变化量及色差(Δa*、Δb*、ΔE)均有差异,A组﹥B组﹥C组。A组、B组L*的变化量(Δ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2)甲因素粘结剂种类(A组、B组、C组)、乙因素处理方法(喷砂、漂白、空白对照)对牙齿颜色的ΔL*、Δa*、Δb*、ΔE均有影响,除了粘结剂种类对ΔL*无影响,且两因素间有交互作用。A组、B组、C组两两比较,A组与B组的△a*、△b*、△E均无统计学差异,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且C组﹥A组、B组。喷砂、漂白、空白对照两两比较,其△L*、△a*、△b*、△E均有统计学差异,且漂白>喷砂>空白对照。C组漂白后△L*、△a*、△b*、△E的值均最大。喷砂和漂白后L*值升高,a*、b*值降低。结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同托槽粘结剂对去粘结后牙面粗糙程度和颜色的影响不同,光固化树脂粘结剂组的粗糙程度小且不易染色,可减少托槽去粘结后牙齿变色的发生。2.不同托槽粘结剂的应用与喷砂或漂白处理后牙面的粗糙程度相关,化学固化树脂粘结剂组喷砂或漂白后的粗糙程度均小于光固化树脂粘结剂组。3.喷砂、漂白的应用增加了各组牙面的粗糙程度,但颜色得到了改善,其中漂白的短期效果明显优于喷砂。4.初步建议临床选择化学固化树脂粘结剂用于托槽粘结,漂白用于美化托槽去粘结后牙面颜色,并应用抛光技术巩固疗效,为固定正畸后牙齿颜色美容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