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雨斋词话》看陈廷焯的词学思想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eery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所主张的词学思想一直是学界热门的研究对象,其中,关于词话所蕴含的词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将该理论系统化的研究在明清词学领域是备受推崇的。具体呈现为以“沉郁”作为其词学的中心理论,构建出与“沉郁”相关的词学体系。其中,“沉郁”旨意丰富,同时具备创作论、作品论以及方法论等意义。再且,从词的批评的角度,陈氏以“沉郁”为标准品评词人词作,使之具有鉴赏论和批评论的意义,可见陈廷焯的“沉郁”作为其词学的标杆所涵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纵观陈氏具体的批评实践可知,将“沉郁”作为最高评论标准并非代表“沉郁”是他的整个词学世界的全部。只是在组织词的理论层面时,陈廷焯出于推尊词体、批判浙派的需要考虑,在先后顺序上,将以“沉郁”评词置于该批评观的中心,并且,顺阶而下,由这个中心为着力点,发散到与“沉郁”相关的其他范畴,从而演变成“沉郁”之外的批评主张,构建出陈廷焯独特的词学体系,本论文也是遵照这样的顺序组织论述的。也就是说,“沉郁”之外的批评理论同样是陈廷焯词学批评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沉郁”为着力点的发散,意味着“沉郁”与“沉郁”之外的批评主张是由“沉郁”维系着,并密切关联,并非隔绝的两种理念,它们共同使陈氏的词学批评观更为立体饱满,这绝非意味着陈廷焯的前后矛盾,而是彰显陈廷焯立论的深刻性,以及在文学批评中始终立足于词作的文本位意识。陈氏对词的批评的独到之处、亦是关键之处就在于通过相当一部分的词话突显其对“沉郁”这一标准足够深入的把握,廓清作为鉴赏批评领域的概念“沉郁”的本质,并在批评实践中,理性区分、分析与沉郁相关或并非直接相关联的一些情况,手持以“沉郁”评词的大旗,灵活自如地穿梭于词的浩瀚领域中,构建出在明清词学史上掷地有声的独特词学观。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讨论陈廷焯词学批评提出的背景,包括所处时代背景、不同词派的碰撞影响以及理论家自身的人生际遇,由这三个角度去分析总结陈氏批评主张形成的必然性。其次分析陈廷焯词学批评观的中心“沉郁”的批评思想和与“沉郁”相关的范畴的批评思想的理论构成,以及尽笔者之力归纳这些批评理论的具体运用。最后阐述陈廷焯词学批评观的“沉郁”之外的部分,通过分析陈氏对他所处时代的词人词作的批评,总结其词学在常州词派的词学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即在具体的批评中,除了关注到推尊词体以及词的社会功用外,还主张在品评词作时应注重词的抒情色彩和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审美特性,这是陈氏的词学批评思想的创新之处,在继承学习前人的词学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颇有创见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
其他文献
经过2018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第三次修订,建立了三种缺席审判制度,这三种缺席审判制度适用的案件分别是:潜逃境外的贪污贿赂案件、被告人因病无法出庭的案件、被告人可能判决无罪的案件。这对于完善诉讼制度与解决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新修改的刑诉法中,对缺席审判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在缺席审判案件中,不仅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被告人的近亲属也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如果被告人以及
2019年,国务院联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共同制定了《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自然资源产权存在着权责不明晰、权益不落实、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等问题。202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台,第248条规定:“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这是首次以民事基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无居民海岛的权属问题以及权属行使机构,为无居民海岛民事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立法依据。虽然自2009年《中
侦诉关系是享有侦查权的公安机关和享有公诉权的检察机关在行使刑事诉讼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权责关系。侦诉关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迭和诉讼制度的改革,到了近现代社会主要呈现出三种模式:侦诉分离模式、侦诉合一模式以及混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适用于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日本和俄罗斯。经过实践证明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对此不能简单地评价不同模式的好坏。通过对比分析这三种模式,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如何选择本国
东道国利益保护是国际投资仲裁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晚近国际投资仲裁庭不合理地侵害了东道国的利益。国际投资仲裁制度产生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其制度设计则显然效仿了国际商事仲裁。但是随着国际投资实践的发展、相关各项制度的完善以及投资条约数量的增加,投资者不再处于曾经的绝对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东道国与投资者关系现状与国际投资仲裁制度设立之初的前提和背景已经不相符合,由此导致东
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行政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一直是约束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重要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该原则的界限判断和适用范围难以确定,导致该原则的适用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相较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得到的充分重视,合理性原则的重视程度显然不足。作者认为在实践中,行政行为是否合理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密切相关,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也要合理。基于此,作者主张应当明确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容、提升
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领域内出现了一系列商业契机。为了满足网络用户需求,网络服务相继出现。如何在最大限度激发网络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保障网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以各种网络技术为支撑、功能多样的网络服务行为需要被刑法规范地评价。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在评价网络服务行为时应当适用何种罪名以及在适用这些罪名时出现的疑难问题仍需要被研究。本文对于现有的典型的网络服务行为按照适
随着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渐采用基于数据分析技术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对相关领域的情报进行分析。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成为万众瞩目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在此期间,许多企业都能自发的做出捐赠行为,采用决策树的方法对捐赠数据进行挖掘可以从中探索到关于企业捐赠金额、企业捐赠影响要素等方面的特征,并且可以预测企业捐赠的特征。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为检验国内公司的社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在吸收借鉴前人思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发展现实,对人类交往活动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析,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世界交往”这一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这是马克思对其以往“交往”概念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为人们认识与把握世界提供了崭新的思维视域。在马克思看来,世界交往展开的过程伴随着资产阶级开创世
城市社区作为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作用,社区治理的好坏与城市整体的治理状况直接挂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治理更需要紧紧跟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要探究中国社区治理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优化中国社区治理的路径,增强社区治理的自治力,推动城市社
戴锦华作为当代中国电影批评的领军人物,其电影批评理论扎实、论述翔实、内容充实,在电影批评方面卓有建树。其思想体现出传统学院派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与置身于大变革时代的创新精神。其电影批评文本呈现出个性化、诗意化的特点,是值得深掘的批评文本。本文通过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力图从多个角度切入、还原戴锦华电影批评的全貌,对戴锦华电影批评思想进行整体提炼和把握。同时,将戴锦华的电影批评的形成过程放置在中国电影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