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她凭借高超的写作艺术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成为美国文学界公认的出色文体家。她一生发表的作品数量不多,但篇篇堪称精品,引起了评论家们如潮的好评。1964年出版的《波特小说集》使波特获得了1966年的普利策奖金和全美图书奖。波特小说的成功在于其优美的风格,深刻的主题和独创性的特征。早期的评论家将注意力集中在波特作品中的象征和意象等形式技巧的研究,后来,评论界开始关注波特作品中的主题;近年来则更多是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解读波特的作品。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出发,重点讨论小说集中主要运用的女性叙事策略和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等几种技巧,以展示这些技巧对小说主题的表达所产生的强烈的突显效果。第一章扼要介绍了作者生平和文学成就,以及《波特小说集》,并将评论界对波特和《波特小说集》的有关评论作一简述。首先,波特小说中语言朴实、简洁、寓意深刻,充满了讽刺。意象和象征是波特作品的两大特色。其次,波特作品所表达的主题虽然范围并不广泛,但是几乎每个故事都探讨了不止一个主题。最后,波特的作品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她擅长通过简单的故事表达深刻的寓意;她更擅长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波特经常在小说开头立即揭开故事情节,而不做任何介绍或铺垫;波特的一些作品还富有抒情意味。接下来第二章和第三章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方法分析波特小说集中的米兰达系列故事的叙事策略。根据女性主义叙事学家苏珊·兰瑟的观点,简要地说明米兰达故事的叙事视角是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作者通过叙述者地位和叙述交流两个层面,证明米兰达系列故事的叙事是技巧和女性主义意识有机的统一。在叙述者地位中,波特主要采用了作者型声音,它是一种“异故事的”(heterodiegetic),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兰瑟,2002:17)。“异故事”这个词取代了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的提法,在这种叙事模式中,叙述这不是虚构世界的参与者,他与虚构人物分属两个不同的本体存在层面,作者型声音模式同时也是“故事外的”(extradiegetic)和集体的,作者型的叙述因其全知视角而往往被理解为虚构,但其声音有显得更具有可信度,从而使得女性作家在男性作家一统天下的文坛建立起女性的作者型声音,实现女性的“话语权威”,加深了女性成长这一主题的表达。但是,在第三章的叙述交流这个层面,兰瑟未能提供有效的方法来确定叙述者与受述者的交流过程。本章运用了杰拉尔德·普林斯关于确定受述者的几点依据来分析叙述者与受述者的具体交流过程。受述者的不同位置的运用是有助于突显米兰达反抗男权社会而获得成长的主题。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波特作品中采用的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和各种引语的混合这三种人物话语表达方式。自由直接引语是一种较为“自由”的形式,能够自由地表现人物原话的内涵、风格和语气。自由间接引语是处在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之间的一种人物话语表达方式。它处在中间位置,并没有重现人物原话也并非是人物原话的间接叙述。在这种话语表达方式中,人物的话语和叙述者话语混合在一起。这种双重性常被称为“双重声音”或“双重视角”。它同时具备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优势,既保持了人物原话的特征又揭示了叙述者隐蔽的评论。波特大多数作品中采用了几种人物话语方式混合的方式,即在同一篇作品中同时使用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和叙述者叙述话语这五种话语表达方式。混合式的话语表达方式不仅能显示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还能够表达话语背后所暗含的深刻意义,有助于作者小说中不同主题的表达。第四章是论文的结论。波特作品中所使用的这些女性叙述策略和人物话语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加深了小说的主题的表达。波特的作品一直以来是评论界关注的对象,不论是对她作品中的写作手法还是主题,都有大量的评论和分析。本文则从叙述学角度出发,探讨波特的叙述技巧对加深作品主题所发挥的作用,力图从另一个切入点来研究波特的小说,以求获得某些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