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型和火山型地热系统地热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对比研究——以关中盆地和腾冲热海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关中盆地腹部热田(沉积型地热系统)及腾冲热海地热田(火山型地热系统)为代表,应用水文地球化学与环境同位素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地热地质构造、地热流体起源及成因、热储开放程度等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揭示其异同之处,为我国不同类型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地质构造结果显示,关中盆地腹部莫霍面埋藏较浅,地壳较薄,地表热流密度较高,是热储层的良好热源,区内热储层为砂泥岩互层,且发育多条深大断裂,具有良好的控热储水条件。腾冲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东侧,经历了多期次的火山构造活动,其发育的断裂构造多平行于该区域构造主应力方向,为地热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两区域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结果说明,关中盆地腹部地热水热储环境比较封闭,水岩反应程度较深,而腾冲热海地热田热储流体水岩反应尚处于演化初级阶段。经多矿物平衡法模拟得出关中盆地腹部和腾冲热海地热田平均热储温度及平均冷水混入分别为98.2℃、198.4℃,22.1%、53.5%,平均热储循环深度分别为2727m、1156m。腾冲热海地热田热源埋深较关中盆地腹部更浅,热水循环速率更快。  通过氘氧同位素对比研究发现,关中盆地腹部及腾冲热海地热田地热流体均存在δ18O富集现象,且前者表现更为显著,显示前者具有更为封闭的热储环境、热储围岩岩性及更长的地热流体滞留时间;后者的热储环境亦比较封闭,其热储岩性为花岗岩、变质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热水δ18O富集,其较高的热储温度(198.4℃),是其发生δ18O富集的主控因素。  关中盆地热水较小的87Sr/86Sr比值揭示其源于古代大气降水及河水,且部分地热水储热位置距地幔较近,存在一定比例深部过渡性花岗岩类水的混入。腾冲热海地热田地热流体的87Sr/86Sr比值接近硅铝酸盐背景值,结合壳源火成岩中含大量硅铝酸盐可以推测,其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亦与高黎贡山群火成岩中赋存的流体相关。δ34S与87Sr/86Sr比值的负相关关系揭示两处热储环境均发生了一定的石膏溶解,且H2S气体的氧化亦是其硫酸盐的共同来源。根据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起源特征,结合关中盆地腹部及腾冲热海地热田构造演化历史推测其热储环境分别为沉积-半封闭型、封闭型及火山-半封闭型。
其他文献
过分依赖化石能源带来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恶化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锂离子电池(LIB)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清洁的储能和能量转换装置,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储能设施和
天然砂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很多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短缺的同时,采石场加工碎石产生大量的石屑,占用场地且污染环境。石屑与天然砂有着相似的物理性质,是比较适宜
本文根据汽车用钢等冷轧产品的市场需求,结合贝氏体钢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发展应用前景,设计并制备了两种不同Fe-C-Si-Mn成分系列低碳贝氏体钢,其中钢种A单独添加微合金元素Mo,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适用于蓝光和近紫外光LED芯片的钇铝石榴石黄色荧光粉和硅酸锶钡掺铕绿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观察、粒度分析仪测试和光谱仪检
目的探讨制备的具有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肝癌双重作用的多柔比星(DOX)偶联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的表征和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共价偶联DOX和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PLGA-PEG)嵌段共聚物,合成DOX-PLGA-PEG,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和磁共振法验证酰胺键是否形成。利用透析法,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DOX-PLGA-PEG纳米胶束。通过物理吸附法,将肝癌特异性抗体HAb18 F(
目前能源短缺已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氢能作为最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电能和太阳能制氢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特别是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进展期骨肿瘤及软组织肉瘤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国产的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也通过全国单中心或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证
材料的失效大多始于材料的表面,为了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发展表面强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面纳米化低温渗氮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表面强化手段,能够改善材料表面
采用紧凑式薄带生产工艺(简称CSP)生产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简称Hi-B钢)由于流程短、能耗低、工序简单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各大钢企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某钢厂提供的CSP工艺生产的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