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历史发展悠久,小农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融合让我国一度走在世界农业发展的前沿。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得到进一步开放,进入更大的竞争市场。同时传统农业的一些弊端开始显现,农业效率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不足等。为了改变现状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农业的目标,需要金融的支持。这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但是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环节的资金仍是不确定因素,农地金融作为金融机制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是解决资金难题的主要力量。如何发挥金融支持的作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地金融和农业转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中的实证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地金融对农业转型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为现代农业的实现提供资金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农地金融的发展为主,通过分析与农业转型的关系,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框架。梳理国内外已经有了的理论和研究得出的结论,分析二者的发展现状。对于农业转型中遇到金融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对1978年到2013年农地金融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统计检验,得出结论显示对农业转型有促进作用,但是影响结果不明确,原因包括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和农民对贷款思想落后等,从政府、农业自身发展、农村保障体系、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农地金融发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