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扯淡”,不以事实为依据的言语或文本,属于日常交流方式。“扯淡”天然具有“理性”与“解构”的特性,与“公共性”联系密切。互联网语境中,“扯淡”渗入到每一个公共话题中。本研究旨在探讨“扯淡”与“公共性”的关系。研究选取“赵红霞”事件为个案研究单位,通过文献研究和参与式观察获得研究素材,结合特定的政治与社会背景进行话语分析,以呈现各个阶段网民“扯淡”的具体内容,探讨“扯淡”在事件讨论中的地位与影响。第二媒介时代兴起,日常交流重归传播学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没有沿袭单一哲学思辨传统,而是将“扯淡”置于网络语境中,以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修辞学等多学科视角探析这一日常交流方式与网络舆论、网络公共参与的关系。这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研究发现:“赵红霞”事件讨论中出现了三个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公共场域:官方公共空间、媒体公共空间、网民公共空间。其中,官方公共空间奠定了事件的整体基调:中央高调“反腐”、重庆政局变革、新任执政领导走马上任,系列政治转向内定了事件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媒体公共空间与网民公共空间类似于哈贝马斯所言的资产阶级公共空间与平民公共空间,两者“唇齿相依”。在独家、时新的操作原则指引下,媒体公共空间挖掘、曝光了许多官方未及时发布的新闻,形成“倒逼”官方信息公开的格局。网络公共空间中,民众偏爱以“扯淡”的形式进入公共议题,产生了正负两种效应。正效应体现在“围观”和“理性”两方面。“扯淡”先天的“无根基”性(海德格尔语)为其“进入公共视野打开了方便之门”,“扯淡”运用大量的语言修辞与视觉修辞加快了其俘获人心的速度;“本性”与“艺术”修饰的完美融合促成“扯淡”形成“围观机制”,最终以舆论压力的形式影响公共议题。同时,“扯淡”的自由意见市场中,出现了诸多理性之声,如对各种版本照片中女主角隐私的保护,对赵红霞本人的保护(虽多是基于其“反腐”功绩的“扯淡”之上)。当“扯淡”成为网络公共空间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时,“反扯淡”的声音也随之水涨船高,更多有见地的见解显现出来。正效应成为“扯淡”的光荣。负效应体现为网民“扯淡”的内容最终论为群体“复述”,进而消解了“扯淡”应有的解构与反抗之力,使之逐渐成为缓和矛盾的温床。网络“扯淡”连单一的网民公共空间都支撑不起,毋庸说决定整个公共议题。这是网络“扯淡”的现实。原以为兼容“理性”与“解构”的“扯淡”能够在网络中能够发挥两者的融合作用,笔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一条既非纯理性(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又非纯感性(勒庞“乌合之众”的暴戾)的折中公共参与的方式。遗憾的是,在此个案研究的结尾处,最初假设被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