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由于关系紧张与复苏乏力的国际环境、“三期叠加”的国内经济背景,强监管与去杠杆并举的政策导向,民企的结构性缺口达到历史最大值。央行为此使用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和定向的常备借贷便利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市场情况未能改善。针对这一情况,2018年10月22日,国务院常委会决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引导设立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传递了国家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信号,以债券市场为突破口,助力民企融资。论文以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这一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为研究内容,首先对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理论基础以及政策工具现状与效果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概述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与其出台原因,并梳理了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政策效应与作用机理;再次,分析对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及其两大主要构成工具: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工具和信用保护工具的发展现状与特征并对政策工具的综合效果进行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现有研究,采用市场级事件研究法对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缓解所有制融资歧视和提升民企债券市场流动性这两个方面的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通过构建民企债券市场整体信用利差、超额利差与按信用评级分组的民企债券市场流动性指标,对工具的整体效应以及分组效应进行量化分析。论文研究结果显示:从具体来看,第一、高评级主体的债券反应效果优于低评级,长期优于短期,且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作用力大小与方向存在部分窗口与指标的不稳定性。第二、交易所债券市场工具对于民企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的效果优于银行间市场工具。从整体来看:短期内,政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企债券融资的所有制歧视,民企债券市场整体流动性改善;但在长期中,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无法起到在整体信用趋紧的大环境下缓解民企融资困境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发展仍处于初期甚至是尝试期阶段,虽初有成效,但进一步实施中仍需改进。因此,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供了推进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四条优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