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成为一项国际性的、蓬勃发展的事业。伴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志愿事业所显现出来的问题也不断增多。而志愿资源的缺失就是其中问题之一。本文志在对志愿资源缺失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缺失的原因,用合理的整合逻辑对志愿资源进行多元化地整合。志愿资源是指任何人在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过程中所必须的一切东西。志愿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志愿传统文化和管理资源。志愿资源具有如下特性:自愿性、有限性、准公共物品性、公益性等等。新右派和福利多元主义为志愿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成功的志愿资源整合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良好借鉴。分析我国志愿资源现状。有四个主体,即社会公民个体、政府、志愿组织和企业,对志愿服务资源的贡献缺位。政府在推动志愿服务过程中既有“越位”又有“缺位”的矛盾现象;企业对志愿服务的捐赠意识不强;志愿组织对资源的整合能力较弱;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认识不深刻,支援性不强等等。在整合志愿资源的多个主体中,政府要研究和修改现有关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规和法律,保证非营利部门在法律框架内运做。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志愿服务项目的投入来推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政府社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慈善事业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且要加强对慈善组织监督管理,使慈善组织能够良性运转;中国民营经济的壮大和快速成长,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的提高,都为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企业可以采取向非营利组织直接捐助、针对某一主题提供捐赠、提供项目经费和志愿组织结成策略伙伴关系等多种方式对志愿服务提供支助;志愿组织应该明确组织使命、转变资源整合战略、培养组织需要的人才、加强组织的自律发展和注意组织诚信的培育。此外,志愿组织开展组织自身的营运,直接获得组织所需的资源;要增强公民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支持,必须借鉴传统,培养现代志愿文化,社会资本和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两个必然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