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种植户猕猴桃质量安全认知及参与认证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的调查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国通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细化了我国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规范;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关注“三农”问题,提出大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散户家庭生产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种植户对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与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种植户的生产行为,种植户认知与行为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社会资本的影响。因此研究种植户的社会资本对种植户认知与生产行为的影响,有利于通过种植户社会资本相关方面的改革,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进一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理性小农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四川省猕猴桃种植户的社会资本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与种植户参与认证行为的影响。分析对四川省猕猴桃总体情况,基于对种植户社会资本的测量,利用相关经济学模型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参与认证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有利于提高种植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有利于猕猴桃提质增效、增加种植户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基本结论是:第一,种植户相互帮工的情况不利于提高猕猴桃质量安全认知和参与认证行为,即社会资本中是否相互帮工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与参与认证行为呈负相关;第二,种植户参与农业技术协会有利于其提高猕猴桃质量安全认知和参与认证行为,即社会资本中是否参与农业技术协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与参与认证行为呈正相关;第三,种植户加入合作社有利于其提高猕猴桃质量安全认知和参与认证行为,即社会资本中是否加入合作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与参与认证行为呈正相关;第四,种植户土地适度规模化有利于其提高猕猴桃质量安全认知和参与认证行为,即种植土地适度规模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与参与认证行为呈正相关。
  对策建议是:第一,构建互惠互助网络,提高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第二,扶持多种合作组织,增强组织示范带动效应;第三,规范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第四,加大农户培训力度,提升农户安全生产技术。
其他文献
受到价格波动、环境规制与补贴政策等因素的驱动,大量散养农户退出生猪养殖,造成猪肉及其制品的供应不稳定,对居民生活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散养户退出决策到底是理性选择还是存在羊群效应?一方面低养殖技能散养户退出生猪养殖,将劳动力转移至非农就业部门可以获取更多非农收入。另一方面具有养殖能力的散养户,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盲目跟从大众而退出生猪养殖,其从非农部门获得的收入未必高于继续从事生猪养殖。因
学位
城市化的快速扩张伴随着大量集体土地的非农征收,由此导致征地拆迁项目不断增加,规模越来越大,由拆迁引起的社会纠纷也越来越备受民众和学界的关注。土地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农村居民在其中面临失地与重新安置的必然要求,如何以最大期望值满足农村居民重新安置是其中一个重点,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性。很多学者就征地拆迁制度、安置补偿方式、拆迁意愿、拆迁相关主体的利益、拆迁效益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借鉴新家庭迁移决策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系列的农村经济制度改革使农村的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但贫困问题阻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促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通过有计划组织的扶贫开发活动来减少贫困人口,降低贫困发生率,并从一开始的输血式扶贫逐渐向开发式与输血式并重的扶贫方式转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开发最为重要的不是政府补贴而是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应充分激发贫困户本身的价值潜能,从而
社员能力提升是农民合作社应有的题中之义,然而现实中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是否真的具有培养社员发展能力、减缓社员能力贫困的作用?这种作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本文立足于对四川秦巴山区贫困县的实地调研,研究农民合作社对减缓社员能力贫困的效果和影响因素,为在贫困地区借助合作社减缓社员能力贫困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四川秦巴山区13个贫困县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
由于食品安全事件、城镇化推进、生猪政策、疫病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03-2015年期间,生猪价格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国家冻猪肉收储只在短期内抑制了猪价下跌,还导致生猪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引发国内外猪肉价格倒挂。同时,为了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化发展,使我国的生猪养殖更加的规范,2013年北京市农委和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随后于2014年,四川省在部分地区开始了生猪价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攻坚和精准脱贫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四川藏区涉及3州32县,集国家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生态敏感区于一体,是国家十四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本研究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提炼精准扶贫政策对四川藏区农牧户扶持投入的资本类别,测算农牧户在精准扶贫实施后的生计资本水平,总结农牧户生计策略选择及特征,探索五种生计资本的
学位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各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日益加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严格管理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应覆盖种植、采购、流通、加工、销售等所有环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农产品质量管理,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推进质量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粮食安全形势、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和加快企业“走出去”成为了迫切需求。在农业“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民营企业近两年发展迅速,成为超过国有企业的主力军。但由于农业行业具有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敏感性强等特点,民营企业产业链条整合度低、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融资渠道窄、审批程序繁杂,加之东道国投资环境的
学位
2015年《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藏羌文化走廊建设,创建四川藏区全域旅游试验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贫困农牧户脱贫致富。促进农牧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并提升其参与层次,是优化乡村旅游供给结构,推动乡村旅游业向高水平发展,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研究以地处藏羌文化走廊上的理县为研究区域,对农牧户乡村旅游经营决策行为进行研究,为促进农牧户参与乡村旅
学位
农业标准化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核心作用在于提升农产品产品附加值和质量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出“农村增绿”和“质量兴农”两大概念,新一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突出也最为迫切的是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