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海域富营养化现象不断加重,赤潮灾害发生频繁,防治工作实施刻不容缓。赤潮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领域的复杂工作,需要进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不同层面的协调,由于缺乏不同层面的协调机制,现有的防治体系存在政策实施效率较低、可行性较差的问题,难以满足赤潮防治工作的要求。因此,赤潮防治研究工作的关键是如何将不同领域理论进行融合,为防治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系统的理论指导,构建较为完整的赤潮防治理论体系。基于这一点,本文从如何提高赤潮防治工作的效率和如何提高赤潮防治工作实施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展开,创新也多与这两方面内容相关,具体如下:一是探讨赤潮发生的内在社会经济机制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如:针对海域环境资源使用存在的共有性问题,提出海域环境资源权属分离解决方案;针对外部性问题,探讨实施有差别收费和基于科斯手段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可行性;针对政府管理失效问题,提出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案。二是构建赤潮灾害防治体系,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对富营养物质过度排放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进行适度的生态补偿等富营养物排放的管理控制思路。三是对赤潮发生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进行量化研究。构建赤潮发生过程动态演变模型、赤潮防治的投入产出模型等相关模型,通过对赤潮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投入产出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为赤潮防治资源分配和相关管理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四是构建了赤潮防治工作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包括:海域环境容量估算、赤潮危害量化计算和赤潮防治工作效益评价体系等,为政策制定和方案实施提供参考。各章节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赤潮灾害成因、危害、赤潮技术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对赤潮防治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介绍。第二章:对我国的现行赤潮防治体制进行分析,简述目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不同手段在赤潮发生过程所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探讨赤潮发生的社会经济机制根源,分析现行防治政策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并考察相关防治政策实施的可行性。第四章:进行赤潮防治资源配置与优化研究,通过防治资源分配的调整和优化,提高防治资源的使用效率,并达到防治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五章:建立了一系列赤潮防治生态—经济模型,如:赤潮防治的系统模型、赤潮发生过程动态演变模型、赤潮防治投入产出模型等,利用这些模型对赤潮发生进行了量化研究及对防治工作进行投入产出研究。第六章:进行富营养物质排放控制研究,提出应改变现行的浓度为主的控制模式,构建赤潮防治的富营养物排放控制的新体系。第七章:构建赤潮防治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衡量赤潮防治工作合理性与有效性。并通过赤潮灾害损失评价、富营养物总量控制实施效果评价、赤潮防治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构建赤潮防治的评价体系。并借助赤潮防治工作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为赤潮防治方案的实施提供指导或对实施过程进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