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文学舞台上,中国文学迎来了奏响自己声部的契机,由此而在更大、更宽的时空场域被传播与接受。这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内涵,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自身文化(文学)的进步。自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中国文学再次在国外备受瞩目,长期从事莫言小说翻译的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也格外受到国内外业界的关注。众所周知,汉学家翻译群体如今作为中国文学译介海外的一支重要的翻译力量。他们在汉学研究以及翻译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均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肯定,但由于汉学家集多重身份于一体的特殊缘故,中国小说在翻译过程中不时会出现被西方文化语境重新"建构"的现象。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通过富有特色的乡音土语、意蕴浓厚的谚语民谣与文化意象,细致而生动地展现了 1949年到2000年中国东北农村长达半个世纪的沧桑起伏。在译本中,葛浩文首先对人物语言特色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利用英语语法结构的不同功能对原文的谚语民谣进行重新构建,不仅凸显了原作者的表达意图,也成功地向英语国家的读者传达了中国文学中的"乡味"。在翻译《生死疲劳》的文化意象时,葛浩文采取了对寓意明暗转换的传达方式,不仅排除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障碍,也较好地保留了莫言小说的整体风格特点。葛浩文的翻译实践有助于引导中国文学海外翻译模式的改变,进而推动原作在异域经典化的建构。译者之所以能将《生死疲劳》等诸多中国现当代小说在海外成功译介的深层原因,就在于其长期以来对中国文化(文学)的深入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文学)浸润而形成的多重文化身份。反过来说,汉学家的这些彼此交错而又相互矛盾的多重文化身份,又对中国现当代文化(文学)的译介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中国学者褒贬不一的评价,可以清楚地传达出葛浩文这类汉学家矛盾身份所包含的研究价值。汉学家译者身份的复杂性使得他们有能力有效传达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他们的矛盾性则有助于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寻觅出世界文学背景下文学的普遍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原作者、原作、译者、目标读者在不同维度之间有效进行对话与交流,以促进中国文化(文学)在海外更好地传播。从世界文学的大框架下梳理中国文学的外译历程,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不同身份构建和矛盾重组的情况下,汉学家这支译者群体如何在不同语境之中来回穿梭,从而将原作者、原著、目标读者以及译者自身等因素进行综合处理,并有效传播。中国文化(文学)的成功外译应当以在异域文化环境中实现中国文化(文学)真实成功建构为标志。汉学家身份的矛盾性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意义,因为他们在翻译实践中的不懈尝试,可为我国本土译者提供借鉴,进而更新海外华文翻译的陈旧刻板印象,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更好地激活世界文学的文化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