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牙菌斑微生态特征,从菌斑菌群微生态角度深入探究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发生过程中菌斑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新乡市卫辉县一乡村小学576名7-11岁学龄期儿童中进行龋病状态检查及问卷调查,筛选出36名高龋儿童(HC组)和10名无龋儿童(CF组)。在高龋组儿童采集无龋坏正常牙齿颊面菌斑(HCS)及龋洞菌斑(HCC),在无龋组儿童采集正常牙齿颊面菌斑。在实验室提取菌斑样本DNA,利用Illumina MiSeq焦磷酸测序平台对样本菌群16S rDNA的V3-V4基因高变区进行靶向扩增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对比分析样本菌斑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关系及功能代谢情况等微生态特征,进而对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探索。并对测序结果数据进行环境因素相关性分析(RDA分析),以探讨来自日常生活的口腔健康相关习惯对牙菌斑微生态特征的可能影响。统计学显著水平设置为α=0.05。结果在所有样本中共检测出代表了24个门、44个纲、116个目、186个科、367个属的643种微生物;HCC组菌斑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低于HCS组和CF组(P<0.05),且HCC组各物种间联系更为复杂、紧密,正向连接显著增加,负向连接减少;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微生物组成,同一个体不同取样部位微生物组成亦不相同,链球菌属、放线菌属、欧陆森氏菌属、普氏菌属、普氏菌属2和普氏菌属7的含量在HCC组中相对较高(P<0.05);功能活动方面,HCC组中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高于HCS组和CF组;在日常生活影响因素中,碳酸饮料的摄入频率和睡前吃零食频率对菌斑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存在显著影响(P<0.05),碳酸饮料或睡前零食的摄入频率越高,与龋病相关的微生物含量就越高,而与健康相关的微生物含量则越低,其促进了菌斑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向龋齿发生方向转变。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学龄期高龋儿童替牙列龋洞菌斑物种组成个体间差异性增大,龋病发生伴随着菌斑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同时物种间协同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活动增加、产酸能力增强,某些细菌如普氏菌属可能作为学龄期儿童替牙列龋病监测的标志物,碳酸饮料及睡前零食等日常饮食习惯与学龄期高龋儿童替牙列龋洞菌斑状态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