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兴盛于西方的现代科学知识型已经牢牢地统治了全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知识型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整个人类知识和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使得人文知识包括一部分具有人文性质的社会知识的增长极其缓慢。此外,科学知识的功利性和世俗性的一面也带来了人类欲望的无止境的膨胀,从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知识型进行质疑和批判。这种普遍质疑或批判就推动了人类的新知识型的到来——“文化知识型”。文化知识型的到来为整个教育提供了新的知识基础,从而引发建立其上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的危机,推动一定时期的教育改革。这种变革会涉及到教育的多个方面。作为教育事业中“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也必将受到影响。对高师教育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对高师教育课程目标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高师教育课程结构的设置。论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首先分析科学知识型转向文化知识型的时代背景,然后针对这种转型对于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影响,提出我们要解决的系列问题:科学知识型为什么会转向文化知识型?文化知识型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对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和要求?我们现有的高师课程目标和结构存在什么问题?在众多的原因中,从知识转型这一角度出发,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问题的产生?文化知识型视界中的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等。最后剖析和界定相关概念并厘清文章思路。第二部分:现代科学知识型向后现代文化知识型的转型对我国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挑战。在这一部分,首先剖析从科学知识型产生以来,人们对它从理性和现实两个层面的批判和质疑,而这种质疑和批判的深入就促使新的知识型的出现——文化知识型。而后针对科学知识型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新的文化知识型的特征。同时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就致使建立于旧知识型基础上的整个高师教育发生改变,对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也就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第三部分:目前我国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在梳理了我国高师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具体分析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现存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当然现存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在这里不是探寻所有的原因,而是从知识转型这一角度去探析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现存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文化知识型”视界中的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这一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应对文化知识型对我国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挑战及其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对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现存问题的原因探究后,在“文化知识型”视界中去重新思考高师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且试着提出一种体现文化知识型特征的新的课程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