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稳态与疾病的单细胞图谱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长期居城乡居民死亡诱因首位,给居民健康、临床治疗和医保带来沉重负担。受限于研究技术手段,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尚缺乏临床及时诊断和干预心血管疾病过程的有利靶点。我们选取出生后小鼠心脏发育、人胸主动脉夹层和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三个心血管发育与疾病的动态过程,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了心血管发育与疾病进程中精细化的细胞学图谱,深入分析了这三个动态过程中细胞的种类、分子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细胞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网络。这对于深入了解这三个疾病与发育的动态过程、挖掘内在的分子机制和筛选可供临床应用转化的靶点,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我们取野生型和Myh6-Cre/Esr1;R26-tdTomato基因型小鼠出生后多个时间点分别构建了心脏发育图谱,发现出生后第七天(P7)的心肌细胞(CM)在整个发育轨迹中呈现过渡状态,伴随CM特征基因下调,而细胞外基质基因和干性相关转录因子(TF)上调;同时,CM细胞间相关性在P7达到最低点,而基因-基因相关性达到最高点,使得P7-CM具有最高的细胞转化指数(transition index),表明其处于转化活跃状态;ChIP-seq结果显示P7-CM具有独特的表观遗传学印记。我们筛选了 P7-CM特征表达的TF,通过敲低实验证明过渡状态的P7-CM是参与CM各成熟亚型形成所必要的细胞状态。而且,P7-CM过渡状态呈现了更好的心脏修复的潜力。通过构建出生后小鼠心脏单细胞图谱,我们首次发现和定义了 P7-CM过渡状态在CM成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揭示了 CM成熟的分子基础,也为诱导CM成熟提供了新的思路。接着,我们构建了人胸主动脉夹层疾病过程的单细胞图谱。发现一个特征表达LOX的成纤维细胞(FB)亚群的表达谱伴随夹层过程发生剧烈变化,通过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平滑肌细胞(SMC),加剧炎症反应,促进主动脉夹层(AD)发展。这一发现肯定了 FB在夹层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是对既往关于炎症及免疫细胞对夹层作用的重要补充。我们揭示了这种FB中特异激活的BMP信号通路,或可作为干预夹层进程的靶点;并筛选出这种FB所特异分泌的配体COL5A1或可作为早期诊断夹层发生的临床标志物。这一发现不仅扩展了我们对夹层疾病分子机制的认识,也为临床转化提供了诸多可能。最后,我们构建了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单细胞图谱。详细描述了不同病理时期中的细胞种类、分子特征、比例变化、表达谱变化、细胞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变化,以及细胞与细胞的转化关系。揭示了巨噬细胞(MP)与血管细胞之间活跃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定义了一群内皮细胞(EC)来源的间质样(Meslike)细胞,从中间期开始主导与MP发生相互作用,表达多种与激活EndoMT、弱化细胞间连接、增强血管通透性和增强细胞内吞作用的基因,表明这种细胞可能增强炎症细胞的浸润,加剧疾病进展。进一步地,我们筛选出可能调控Meslike细胞转化的TF,对于进一步深入挖掘可供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主动脉弓部病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其在病理类型、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上复杂多样,手术治疗对于心血管外科医生来说仍是巨大挑战。在过去几十年内,我国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诊治取得了巨大进步,针对国人特色的诊疗策略与技术已自成体系,目前基于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在国内被认为是治疗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标准术式。其中,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外科医生所青睐,其优势在于能一期手
学位
当前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一大社会公害。随着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针对特定被害人的精准诈骗不断增加,公安机关对被害人实现尽早发现、提前预警的紧迫性提高。对三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段进行解析,总结被害人行为特征。从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出发,通过网络行为分析主动发现潜在被害人,通过资金流分析发现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进而发现被害人,建立电信网络诈骗
期刊
第一部分:重症肺动脉闭锁诊疗新术式探索——一项多中心“选择性”单源化手术疗效分析研究背景及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选择性单源化手术(Unifocalization operation,UF)对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患儿的粗大体肺侧枝(MAPCAs)行单源化的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例PA/
学位
目的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该病患者以内科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血管闭塞需外科手术及介入方式辅助治疗。近年来,TA的机制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对于这些接受药物治疗后依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控制期TA患者(Takayasu’s Arteritis in control p
学位
背景:前列腺癌(PCa)是男性人群中第二常见的肿瘤性死亡原因。放疗(RT)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方式,一直以来作为PCa的主要治疗策略之一。但伴随着放疗过程出现的放疗抵抗和辐射线引起的正常组织损伤是此项治疗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这些不足之处提供了解决机会。迄今为止,多项研究已经尝试了使用合成的纳米颗粒作为放疗增敏剂,其中不乏一些在体外和体内取得良好效果的纳米方案。但是,目前几乎所有放疗增敏
学位
沉香来源于瑞香科(Thymelaeceae)沉香属(Aquilaria)或拟沉香属(Gyrinops)植株含树脂的木材。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等药效作用,使用历史悠久,《名医别录》中将沉香列为上品。中国产沉香唯一法定来源树种为白木香,白木香树是典型的伤害诱导型药用植物。健康白木香树不能结香,需要经过凿洞、打钉、接菌、火烙、砍伤等不同伤害后才能产生树脂沉香。倍半萜为沉香中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
学位
研究目的 评估术后坚持运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研究方法 连续收集于阜外医院行正中开胸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571例,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伴随疾病、住院及手术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坚持运动分为两组:坚持运动组(n=4086)和对照组(n=485),使用倾向匹配、生存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明确术后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运动对术后远期心脑血管不良
学位
研究目的:随着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与之相关的基础研究。动物基础研究对VA-ECMO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大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病理生理学特征并探索临床转化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VA-ECMO绵羊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管理策略。研究方法:7只绵羊通过右颈动静脉插管进行了为期7天的VA-ECMO支持。ECMO置入术后实验羊被转移至
学位
第一部分双参数磁共振对前列腺内癌灶诊断敏感性及假阴性病灶的病理特点目的探讨双参数磁共振(bp-MRI)对前列腺内癌灶诊断的敏感性,以及假阴性病灶和假阴性区域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2年1月我中心收治177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且术后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8.83±6.31岁,中位术前 PSA8.80(5.79-12.47)ng
学位
第一部分应用合成MRI探索健康成人大脑白质老化的初步研究目的采用合成MRI技术评估健康成人脑老化过程中大脑白质体积及弛豫值的变化趋势。材料和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健康成年人107名,根据年龄分为20-39岁组(29名)、40-59岁组(31名)、60-79岁组(30名)、≥80岁组(17名)。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合成MRI技术扫描,经过后处理获得白质体积、白质体积分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