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范围内的自然语言处理,经过字处理、词处理阶段之后先后进入句处理阶段。在自然语言句处理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基于规则还是基于统计的策略,都面临“句法—语义”接口(或界面)问题。“句法—语义”接口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词汇与句法的关系。本文以层级性的接口模式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汉语一价、二价、三价三种价类动词的典型词元为研究对象,基于标注语料库,从词汇对句法的制约以及句法对词汇的反制约两个维度探讨了词汇与句法的互动关系,揭示了接口中词汇与句法的互动制约机制。本文的研究为汉语学界的接口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丰富句法语义学理论和语言信息处理也有重要价值。首先,在词汇语义层面,筛选并确定一价、二价和三价动词的典型词元(18个),基于《词汇义征标记集》(2689个),对筛选出的三种不同价类的词元进行词汇义征分析,形成了不同价类动词义场的义征分析序列模式。在句法语义层面,基于《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76个),分析了不同价类动词在接口中所关涉的角色范畴类型和范畴义征。其次,在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三种不同价类动词义场,首先考察了词汇语义对句法的制约作用,结论认为“句法—语义”接口中,动词的词汇语义都会发挥底层制约作用,具体表现为动词的词汇语义特点制约了组合对象的选择;制约了组合框架的数量和框架类型;制约了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位置等。具体言之,第一,词汇单位的角色实现,除了受到角色范畴义征的制约之外,也要受到词汇语义的限制。一方面,在“词汇单位—语义角色”衔接中,词汇语义始终处于基础位置,制约了语义子场范畴义征的类型和特点;另一方面,词元的组合对象选择以及在句法结构中充当何种角色,仍然受制于词汇语义的义类特点。第二,词汇语义对组合框架的制约强调所形成的框架模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词的词汇语义特点制约组合框架的类型,三个价类动词需要同现的基本成分数量是不同的,形成的组合框架也不同,如一价动词形成10大类142种具体框架模式,二价动词形成40大类224种具体框架模式,三价动词形成123大类224种具体框架模式。二是对于同价类或同一义场的动词而言,对名词性配价成分需求的强制性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组合框架;三是影响了对外层角色的类型和使用频度,尤其是在动词的词汇义征序列模式中存在的外层角色,出现频度相对较高。第三,相同语义角色在投射句法位置的优先选择序列差异,也是由词汇语义的具体差异而导致的,而每一个角色范畴都存在一个句法实现的原型位置,任何角色的句法实现都是优先选择其原型位置。再次,探讨了句法结构对词汇的反制约,主要体现为句法结构对能进入组层面的词汇单位的需求限制和句法结构引发进入组合层面的词汇单位的语义凸显与变化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第一,当若干词汇单位组合形成句法结构时,句法范畴义征会对试图进入句法结构中某一位置的词语进行规约,包括定向度、生命度、意愿性等方面,只有符合句法语义范畴的范畴义征规约条件才具有实现为某一句法语义范畴的可能性。第二,一个静态的词汇单位进入动态的组合结构后,其语义会受到句法结构的影响和制约而产生语义变化,并不是所有词汇语义都会进入使用状态,凸显出来的只是一个或者几个词汇语义特征,最终经过结构关系的规约而实现为使用义;或者,某个词元在组合结构中收到临近词元的影响,增加或消减了某个义征;除此之外,有些元在句法结构中受到不同搭配词语的影响会呈现出对立或相反的义征,发生义征的转化现象。无论是词汇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制约还是句法结构对词汇语义的反制约考察,每一步都是基于真实语料进行的,每一步都把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但有些方面仍然未能全面展开。依据“句法—语义”接口研究的思路,这一领域还有相当多的选题,特别是角色范畴句法实现的语用制约、名核结构的句法语义互动等问题亟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