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涩柿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栽培品种,其经脱涩后极易软化,不耐贮藏和运输,直接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因此选择合适的脱涩保鲜方法显得尤为必要。本实验以北京房山3种成熟度(7成、8成、9成)磨盘柿为试验材料,在常温下采用真空脱涩和干冰脱涩等2种脱涩方法进行柿果脱涩,研究不同脱涩方法对3种磨盘柿可溶性单宁的影响和脱涩后货架期间果实营养品质、呼吸强度、硬度、色泽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以期找到适合于柿果脱涩保脆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如下:1.真空包装脱涩处理7成、8成、9成熟柿果的脱涩时间分别为144,72,60 h,而干冰处理7成、8成、9成熟柿果的脱涩时间分别为48,24,24 h。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硬度、脱涩时间逐渐降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7成熟柿果的挥发性成分变化速率较8成、9成熟柿果变化快。另外,3种柿果脱涩前Vc含量均高于脱涩后,干冰脱涩时间较真空脱涩时间快,且有效延缓脱涩后果实硬度的降低。8成熟柿果果实色泽鲜艳,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货架期变化较小。因此干冰脱涩8成熟柿果常温货架品质较优。2.以8成熟磨盘柿为试材,研究气调(MA)、气调结合1-MCP(MA+1-MCP)、气调结合干冰(MA+干冰)、气调结合1-MCP和干冰(MA+1-MCP+干冰)四种处理方式对柿果可溶性单宁、品质指标、生理指标、硬度、色泽的影响,并利用PCA、HCA、OPLS-DA对数据分析,选出最佳贮藏保鲜处理。结果表明,经干冰脱涩处理的柿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在货架第7 d时已经降到涩味阈值之下。经PCA、HCA分析在货架21 d时的果实货架品质综合评分最高,其中MA+1-MCP处理组明显区分于MA、MA+干冰、MA+1-MCP+干冰三种处理。又通过OPLS-DA分析这些处理间的差异性指标为Vc、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结果证明,在货架21 d时,若从果实品质和生理角度来说,MA+1-MCP处理可以较长时间较好的保证果实Vc含量,抑制果实呼吸速率的升高,减缓硬度的下降;若从食用角度来看,MA+1-MCP+干冰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果实的涩味,且可以延缓果实软化。3.为了进一步探索气调、气调+1-MCP、气调+干冰、气调+1-MCP+干冰这四种处理方式对柿果软化衰老及脱涩机理造成的影响。研究以上四种处理方式处理柿果后果实中丙二醛、脂氧合酶、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乙醇脱氢酶和丙酮酸脱羧酶活性的变化,及对乙醇脱氢酶基因和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整个货架期四种处理方式下的柿果实丙二醛含量均增高,脂氧合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经1-MCP处理的柿果实纤维素酶活性变化不大,未经1-MCP处理的柿果实纤维素酶活性均会有明显的酶活高峰。且与涩味相关的两种酶活性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应的基因表达量也呈该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