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竟陵派兴起和盛行于明朝万历后期、天启、崇祯前期,是明王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朝社会的文坛,复古与启新的斗争一直在持续。万历时期的诗论,主要包括七子派、公安派和竟陵派。七子派的复古注重的是诗歌形式上的复古,强调诗歌的格律,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忽视了诗歌内容上的复古和诗人主体创作的能动性。七子末流模拟抄袭古人,创作上过分拘泥于格律忽视了诗歌内容的创新。继七子之后的公安派提出了“性灵说”,希望通过从师古向师心、从格调向性灵的转变,以纠救后七子之弊。但是公安派末流才疏学浅,片面强调抒写性灵,没有足够的才能作为依托,“独抒性灵”变成了俚俗无文。竟陵派为了矫正七子派与公安派末流的弊端,提出了师古与师心、格调与性灵融合的主张,试图对明代诗论进行矫正与创新,为明诗的发展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竟陵派的诗歌理论主张,本文归纳为四点,即:“变”,“真”,“幽”,“厚”。“变”,是说竟陵派主张诗歌新变,反对七子派泥古和公安派的俚俗无文,在诗歌的欣赏与评价上,钟惺和谭元春提出了“诗为活物”的观点,《诗归》的选诗和评价标准具有独特性。“真”,是指竟陵派继承了公安派“独抒性灵”的主张,重视诗歌的情感性,但是不同于公安派的重视现世与割裂诗歌传统,竟陵派主张向古人古诗中寻找真精神,把目光转向了古人;重视诗人个体创作的独立性和诗人品格的修养,反对七子忽视诗人创作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诗为清物”的观点。“幽”,指的是诗人的幽情和诗人身外的幽景,诗人内心的幽情单绪只能是在远离尘嚣的幽景中去寻找去感受。“厚”,是指诗歌创作向学习古人古诗回归,学习古诗的温柔敦厚朴润圆融,竟陵派认为“厚”是救治时弊的一剂良药,“灵”而“厚”是实现“第求古人真诗”的理想途径。竟陵派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师心与师古的结合,是“灵”而“厚”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