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zhou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让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发展,中国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构建“数字中国”的目标,并辅以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以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很多企业都谋求数字化转型,但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尚不清楚。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微观主体,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直接关系到一国总体生产率增长及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要求。因此,正确把握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理解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生存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生产率关系的相关研究仍较为缺乏。尤其是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如何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生产率关系的基本事实,进一步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理论机制,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效应进行多维度经验考察。本文以动态能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高层梯队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以高管数字素养为调节变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概念模型,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企业能力的中介作用和高管数字素养的调节作用。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生产率的现状及两者间的基本关系。首先,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文本挖掘,得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定量指标,并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现状;其次,在对生产率衡量指标和估算方法进行梳理后,采用LP法和WRDG法估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此分析企业生产率的基本现状;最后,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生产率的指标数据,初步探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二,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首先,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对企业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的假设;其次,在对企业能力理论进行梳理后,将企业能力分为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两个维度,分别讨论静态能力、动态能力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生产率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会通过提高静态能力及动态能力来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假设;最后,基于高层梯队理论,提出高管数字素养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能力之间、企业能力与生产率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假设。第三,设计实证研究方案,并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首先,在对研究样本和数据处理进行详细介绍后,构建本文的实证研究模型;其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再次,对企业能力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能力的回归分析、企业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分析、以及企业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接着,对高管数字素养的调节效应进行讨论,分别检验高管数字素养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能力之间、企业能力与生产率之间的调节效应;最后是实证结果汇总及相应的结果讨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2007-2019年中国企业数字化程度逐年递增,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行业异质性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第二,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总体上会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不存在“生产率悖论”,且东部区域的企业、制造业企业、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更为明显;第四,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能力影响企业生产率的过程中,体现静态能力的盈利能力和销售能力具有显著为正的中介作用,但静态能力中的发展能力以及所有动态能力指标的中介作用均不明显;第五,高管数字素养在数字化转型与销售能力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在发展能力、销售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本文将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力与企业生产率相结合,为企业生产率增长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效应研究还极其有限。本文引入企业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高管数字素养作为调节变量,讨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在研究视角上具有新意。第二,本文在理论层面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突破传统的企业生产率增长来源研究中的单维、静态研究范式,本文注重从多维、动态视角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理论机制和经验问题。第三,本文在实证研究设计上进行了拓展。目前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大多以理论分析为主,且在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中,其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或者访谈。这两种方式针对性较强,但样本来源受限,容易受到时空的限制及主观性影响。而本文采用上市公司年报和财务报告中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扩大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和样本量,同时囊括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及不同性质的企业,有助于得到更为丰富的研究结论。另外,上市公司有更加严格的信息发布制度和披露要求,相关数据相对更全面、更具体、更准确,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第四,本文对关键变量的衡量方式进行了改进。首先,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衡量方面,不再基于技术这个单一视角,而是从技术和管理的双重视角,将数字化转型划分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业务模式和数字化程度四个方面,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核心解释变量的衡量方式;其次,现有研究中关于高管数字素养的衡量方式并不清晰,本文在以CEO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CEO的专业背景因素(是否与数字技术相关),以此作为高管数字素养的代理变量具有新颖性。
其他文献
作为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GR)的重要预言之一,黑洞已经引起物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天文学观测的验证。目前,引力波、事件视界望远镜等对黑洞的观测已经进入较精细的阶段。由于黑洞具有极强的引力,导致光线也不能从其事件视界逃脱。因此,对黑洞的研究成为检验广义相对论在强引力场中正确性的重要研究领域。黑洞扰动是研究黑洞物理性质的方法之一。人们利用数值方法研究黑洞扰动,从而分
《灵枢·本输篇》说:"大肠者,传导之府"。饮食入于胃中,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吸收其精微,剩余的糟粕,通过大肠的变化传导,排出体外。如嗜食辛辣,热积阳明;七情所伤,气机郁滞;中气虚弱,传送无力;久病产后,血亏肠燥;肺热壅盛,下
期刊
7xxx(Al-Zn-Mg-Cu)系铝合金因具有轻质高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结构材料。近几十年来,其在石油钻探领域的应用潜力也逐渐受到重视。然而,该系列合金在富Cl-环境中耐蚀性较差,易发生腐蚀开裂,服役时存在失效的风险。目前有效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成分设计,调整合金元素含量,引入微合金化元素;二是优化生产工艺,制订合适的热处理制度。因此,深入研究合金成分及热处理工
产业融合能催生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为分析产业创新提供了特定情境,而基于产业融合的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吸引了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推动产业轮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是应对环境污染、油价上涨、能源安全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因而,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大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的电动汽车产业创新
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但锰电解沉积过程存在能耗高、电流效率低、固废污染重等问题,因此研究电解过程中节能减排有效措施是锰产业目前研究的重点。在锰电解沉积过程中,电极/溶液界面过程呈现丰富而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同时由于存在锰元素多重价态变化,以及多重化学反应的非线性耦合,引起电化学振荡、金属分形生长等非线性行为,导致电解过程不稳定、不易控制、增加额外能耗。因此对电极/溶液界面物理化学过程进行充分深入的
趋化性是细胞或种群沿化学信号浓度梯度方向的定向运动。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相互作用机制,常见于细菌的聚集模式、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种群的生长与竞争等生物过程。这些生物学现象通常可以用抽象的偏微分方程(组)构成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解释。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生物数学中的几类非线性趋化模型解的动力学行为,主要讨论了以下三类模型:信号间接产出的非线性趋化-增长模型、带有奇性灵敏度函数的趋化-竞争模型、具有密度抑制动力
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正式纳入宪法文本,以“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体布局为新时代我国全面建成提供了目标指引。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具体规范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行为,生态环境治理主体进行环境治理需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在此前提下,承担了生态环境治理重
随着我国山地城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城市问题:自然空间与建成空间割裂,大气水体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对机动车的依赖性变强,导致原本脆弱的山地城市交通系统雪上加霜;城市空间向外扩张,街区发展无序蔓延,空间功能单一。如何缓解上述问题成为山地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推进山地城市街区空间紧凑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山地城市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总结,从山地城市街区的
将“自由七艺”(the Seven Liberal Arts,语词“三艺”与数学“四艺”)视作西方最为根本的教育体系并非新见,诸多学者均有高论。本文意欲从思想史与科学史的维度阐明,“自由七艺”不仅是西方教育领域的经典育人体系,就其本质而言,更可谓“西方科学的基础”:自古希腊始,其即是西方科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潜藏于其中的科学意蕴直接规制了科学的论证方式、学术准则与研究范式,培育和熔铸了自古希腊到近代
本文以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构建为研究对象,从梳理战略互信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在对战略互信的内涵、战略互信构建的影响因素以及战略互信的构建路径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对战略互信构建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到对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构建的研究中。从历史进程、影响因素、构建路径、典型案例、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中国—东盟战略互信构建进行分析论述。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六章,在内容的逻辑层次上分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