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及全人类健康与生存的难治愈慢性病。为更大力度地抗击肿瘤,相较于单一治疗,联合治疗(combination therapy)通过协同作用在临床前以及临床癌症治疗中显现了极高的抗肿瘤活性。为解决联合治疗过程内多种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不一致的难题,纳米递送系统被广泛地开发与应用。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现阶段抗肿瘤联合治疗不再是同一品类药物的简单组合。为更好地达到抗肿瘤目的,联合治疗正转型为化疗与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或放疗等多手段相联合的治疗方式。在该背景下,新的治疗模式对于原有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挑战。一个纳米颗粒不再是简单地完成递送多种药物,而应该在携带多种药物至肿瘤部位的同时,还能确保不同药物靶向到肿瘤微环境内的不同细胞,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治疗手段的治疗能力,实现各得其所又相辅相成的联合治疗效应。然而,该项工作对于纳米颗粒的时空释药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能够应用于抗肿瘤联合治疗目的的更是少见。故结合以上临床背景,结合当下对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我组设计了pH与MMP-2酶双敏感纳米系统。该系统可共包载多种药物,并实现多药于肿瘤部位内的分级分靶向释放。基于现阶段临床上常见的联合治疗方式为化疗与抗血管生成相结合,为验证双敏感纳米系统的应用性与实用性,我们将经典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以及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包载于纳米系统内。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以及体内动物实验,研究和评价了该载药纳米系统对于治疗恶性乳腺癌肿瘤的效果。本研究首次构建了pH与MMP-2酶双敏感纳米递送系统,完整且客观地评价了双敏感纳米粒的结构与释药行为,以及体内外抗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肿瘤活性。本研究以我组前期成果为基础,以服务于临床为目标,在探索纳米递送系统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抗肿瘤联合治疗的过程中提供了新的想法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