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批评理论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330136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那察尔斯基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文艺领域的最高领导人,他本人文艺素养极高,关于文艺的著述颇多,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苏联广泛传播的主要推动者和苏联早期文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必然在苏联的意识形态层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理加以阐释和研究,同时,工人阶级政党如何制定文艺政策,领导文艺战线和知识分子成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人执政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列宁的战友和忠实拥护者的卢那察尔斯基在苏联文艺领域各家流派论战不断的艰难局面下为此做了大量的贡献。卢那察尔斯基的文学生涯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十月革命”之前,这一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在各种观念、思潮的影响下起伏不定,甚至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走向了唯心主义,在列宁“同志式”的关怀和指导下,他认识并修正了自己错误的世界观,重新回到无产阶级队伍。“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担任人民教育委员部的委员,掌管苏联的文艺、教育、意识形态工作长达12年,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批评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我国学界从1921年起开始译介卢那察尔斯基的著作,并视他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正统。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对卢那察尔斯基的研究更加深入,陆续出版和译介了一批著作和研究成果。卢那察尔斯基将批评定义为“判断”,即对客体进行分析、考察并作出主观的结论,但更深层次的批评则要找到判断与考察客体的原则和方法。此外,他将批评放在整个艺术活动系统中加以考察,认为文学批评要覆盖全面,既要关注作品的思想内容,也要关注作品的艺术水准。为此,批评家要有强大的艺术鉴赏力,做好作家的“导师”和读者的“向导”。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批评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他的批评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批评传统,并在与苏联早期革命民主主义批评的对话交流以及对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文艺批评思想进行阐释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批评观涉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及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等问题。文艺具有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卢那察尔斯基出于对苏维埃政权的维护,强调要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强调文艺的基本属性是倾向性和阶级性,但他同时也反对文艺研究的绝对政治化标准,主张要尊重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和作家的个性特征。卢那察尔斯基虽然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但他是苏联最早从理论高度对这一原则进行研究的人。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卢那察尔斯基毕生的事业,他在1928年全俄无产阶级作家协会召开的联邦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全面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思考,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基础是社会学精神;二是通过对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即一种意识形态与审美、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批评标准;三是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提出了要求。卢那察尔斯基作为在中国被人所熟知的苏联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他的理论观点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他关于普及与提高的思想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所体现;反对文艺批评中恶意攻击的观点反映在了邓小平的文艺思想中;正确反映社会生活中丑恶现象、艺术要展现希望与光明的思想与习近平同志近些年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有相近之处。这也体现出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思想的前瞻性和深刻性。卢那察尔斯基既是作家、批评家,又是领导人的身份,也使他的文艺批评观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即没能在文艺批评中很好地平衡政论批评和美学批评,过于突出政论的观点。文艺批评占据了卢那察尔斯基一生文艺活动的大部分时间。文章以卢那察尔斯基关于文学艺术的谈话、演讲、著述等为依托和根据,重点研究其在文学艺术批评方面的思想和理论特征、在此指导下的文艺批评实践以及其文艺思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考察其如何在植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人开创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基础上,同时在与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文艺界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斗争和揭露中创立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并使其科学化、体系化。
其他文献
家族叙事的传统在“80后”作家的创作中依旧得到了延续。郑小驴、孙频、王小天等作家在家族书写中将家族史作为小说的重心,而张悦然的《茧》、宋小词的《声声慢》以及颜歌的《我们家》等作品则通过“历史+现在”的嵌套设置,令“80后”一代有效地介入家族历史。“80后”作家在家族书写中通过家族成员的生活或家族中的某一人物来追溯历史,使文本的叙述充满时代感,并折射出作家对于民族、历史、人性、文化等多样而丰富的思考
帝王题材小说发展到唐五代,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宗教色彩的淡化与更加重视现实。汉魏六朝时盛行的汉武帝长生故事不再为唐五代人所青睐,小说家们热衷于隋唐帝王现实故事的书写,尤其以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三位帝王故事的书写最为明显。这种转变既与唐代政治风气的开明、唐五代人小说观念有很大关系,也和唐五代小说家自身复杂情感有关,这也是此类小说独特之所在。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唐五代帝王题材小说的研究现状,阐
爱德华·琼斯是当代文学界杰出的非裔作家之一,《已知的世界》是他的代表作,他也正因此荣获了2003美国国家图书奖,2004年普利策小说奖,以及2005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已知的世界》从一个黑人文学从未触碰过的角度出发,讲述了黑人奴隶主以及黑人奴隶们的生存状况和曲折命运,丰富了黑人小说中人物身份的多样性,并重写了自由的内涵。本文从弗洛姆自由观角度分析《已知的世界》中的黑人身份。艾里希·弗洛
阿尔茨海默症(即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作为现代文明病的一种,对现代人的死亡观念、伦理意识和家庭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巨大挑战。疑心健忘、认知障碍、智力退化、能力丧失、无法治愈是这一疾病的重要特点,它最终指向死亡,且在死亡前使患者经历丧失尊严的痛苦,甚至在死亡的瞬间都无法保持体面。这一疾病致使患者在肉身死亡前首先经历社会文化层面的死亡,隐喻着个人价值的丧失和个体历史的消亡。同为
《型世言》是明代时期重要的白话小说,该书口语色彩浓厚,内容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晚明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特色,尽管掺杂少量方言,但是从总体上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明代晚期的语言面貌。文章以《型世言》判断句为研究对象,以广义判断句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形式与意义两方面进行研究。在形式上,文章从判断句的结构形式与构成成分进行分类研究,以系词为纲,将该书中的判断句分为四种形式,并在每一类型的判断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一项特有制度,是土地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保障了我国农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具有浓厚的社会福利性质,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宅基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日趋严重。国家为此出台各项宅基地改革政策,逐步盘活宅基地使用权,促进闲置土地的利用。特别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三权分置”政策以来,学界对宅基地改革的讨论与研究愈发增加,但研究的重心主要集
企业民主管理地方立法对企业的顺利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民主管理的过程中,依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开展民主管理活动,随着企业民主管理的推进,各个省份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应当针对各地的特色进行地方立法。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草案)》以及《辽宁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促进《辽宁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的实施。第一部分阐释了立法依据的基本理论:劳动雇佣资
盗窃罪与诈骗罪是社会生活中最为屡见不鲜的侵财犯罪了,但两罪的犯罪手法、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使得案件的定性也疑难重重,而随着社会生活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难以辨别的盗骗交织型案件,使得两罪的区分问题讨论不断。笔者经过深入的检索和整理发现,在理论与实务上关于两罪区分标准的研究比比皆是,虽然现有研究确实为研究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分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某则具体的案例展开,或是从处
王朝闻艺术创作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艺术创作理论是王朝闻文艺理论的基础也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雕塑创作出身的理论研究者,王朝闻擅长将自己在生活实践与创作实践中的认识、经验与想法转化为理论性文章,表现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性智慧。王朝闻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前期着重探讨艺术创作、生活与思想之间的关系,中后期主要关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之间的关系。王朝闻侧重于民族化、大众化的艺术创作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犹太裔作家。罗斯的作品思想深邃且构思精巧,深刻地反应了当代美国犹太裔人的精神困境。他的代表作“凯普什三部曲”在精神层面揭示了凯普什所代表的美国犹太裔的欲望和因欲望而产生的困境。目前对“凯普什三部曲”的研究主要从存在主义视角探析主人公的生存状态,从犹太传统文化视角分析主人公体现的犹太性,或直接进行文本阐释,分析小说的主题或人物意象以此探讨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