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关于输导体系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红柳泉地区丰富的资料,并充分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针对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31)油藏输导体系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油气如何运移到下干柴沟组下段聚集成藏。
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的输导体系包括骨架砂体、断层和不整合,其中断层和骨架砂体作为主要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起到输导作用,由于工区E31油藏主要为岩性油气藏,不整合几乎不存在油气运移的证据。研究发现只有单层厚度大于或等于0.3m、孔隙度大于或等于2%、渗透率大于0.02毫达西的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岩、细砂岩才有可能成为工区油气运移的有效砂岩输导体。依据动/静态资料分析、试油资料、井间砂体对比等综合分析结果,发现红柳泉油田E31油藏主要含油小层为16、17、21、23小层,不同的小层其分布特征不同,16、23小层的横向展布性要好于17、21小层。
红柳泉地区在南、北两翼发育了走向为NW-SE红柳泉和七个泉两条基底断层,受控于其挤压作用,工区中部发育两组不同性质的次级派生断层,其平面组合主要有平行式和斜交式两种样式,剖面上以阶梯状组合为主;红柳泉断层及次级派生断层现今普遍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够对油气起到封闭作用;红柳泉断层形成于路乐河组,主要活动时期为下油砂山组,与油气主要运移期(N21和N23)匹配较好,为油气的纵向运聚提供了稳定的运移通道。
工区下干柴沟组下段不整合在剖面上划分为超覆不整合与平行不整合,纵向上可分为底砾岩或水进砂体、风化粘土层及半风化岩石三层结构;底部不整合没有油气显示,中部不整合只有在红28井和红30井发现不同程度油气显示,表明该区的不整合对油气运移聚集起到的作用有限。
最后,通过对工区已发现油藏输导体系类型的研究发现,工区输导体系主要分为:从七个泉断层到红地107井区的输导系统、从红柳泉断层到红参2井区的输导系统、红30井区的复合输导系统,其主要的输导体系空间配置关系为砂体—断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