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和DNA指纹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农作物种质鉴定上的广泛应用,为揭示药用植物的遗传差异和鉴定中药材品种的道地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核糖体DNA(即nrDNA)ITS区(包括ITS-1,5.8s和ITS-2)基因片段短,扩增和测序容易而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分类学研究,而在被子植物中既有核苷酸序列的高度变异又有长度上的保守性,也使其序列很容易在近缘类群间排序,另外其丰富的变异还可在较低的分类阶元(属间、种间及种下等级)解决植物系统发育问题。在这些研究中首先需要得到高质量的药材基因组DNA。通常采用新鲜叶片进行处理较易得到目的DNA,但对于干药材的DNA提取采用传统方法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根皮类药材,由于含有大量的多糖、蛋白及次生代谢物严重干扰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研究证实,炎症因子(IL-8、NO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起始、发生及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丹皮酚(Paeonol,Pae)作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ruticosa Andr)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驱瘀止血、抗菌消炎、镇静解痉、退热止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实验,首先在CTAB法基础上通过对提取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经济、快速的根皮类中药材DNA的提取方法。使用经过改进后的CTAB法获得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A260/A280比值在1.8~2.0之间,PCR扩增条带清晰且亮,从而为接下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对我国四个地区牡丹主要栽培品种rDNA ITS区序列测定,研究各居群rDNA ITS序列特征及差异,建立不同地区主要牡丹栽培品种的区域性分子标记,参照GeneBank信息(登录号:U27692)利用Clustal X、MEGA 3.1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对测序结果排序。牡丹ITS全序列长度为652 bp,相对于GenBank中牡丹rDNA ITS全序列在448位少一个C碱基,其中ITS1为267 bp,5.8 S为163 bp,ITS2为222 bp,GC含量为55.7 %~56.9 % ,共有30个变异位点,主要发生在ITS1、ITS2区,5.8S区也存在多个位点的变异。再次,观察丹皮酚(Paeonol,Pae)在体外对脂多糖(LPS)作用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症因子(IL-8、NO)表达的影响,通过LPS体外作用于HUVECs, MTT法检测Paeonol对HUVECs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IL-8 mRNA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胞内NO,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NO含量、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可见Paeonol可以抑制内皮细胞在LPS刺激下的IL-8及IL-8 mRNA的表达,相反提高了由于LPS引起的NO含量下降及NOS活性的降低。另外,Paeonol可减少由于LPS刺激下的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综上所述,rDNA ITS序列可用于牡丹rDNA ITS区序列特征(SNPs)及不同地区主要牡丹栽培品种的鉴别。牡丹皮主要活性成分Paeonol可改变LPS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为丹皮酚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方面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