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骨科医师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Rayback依据骨折移位情况及是否累及关节面,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四型,其中I、II、III型骨折多可采用保守治疗,而对Rayback IV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则仍有争议。本研究对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及德国Wald Krankenhaus医院诊断为Rayback IV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患肢无手术史,受伤前可正常活动;(2)无继发性骨质疏松、代谢性骨病等疾病史;(3)无重大全身系统性疾病,能耐受手法复位术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5岁以上患者共60例,其中手术治疗26例,保守治疗34例;65岁以下患者共65例,其中手术治疗41例,保守治疗24例。保守治疗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不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对抗下沿其纵轴对患肢进行牵引,而后对骨折部位进行移位矫正,手法复位后石膏托进行固定,并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X线检查。骨折复位满意后,于复位后1天、3天、7天、14天、21天、28天、42天、3月、6月、12月、18个月门诊进行复查,7天、14天复查X片了解石膏松紧情况及骨折是否移位,如果出现石膏松动或骨折移位,可对患者骨折重新复位固定,石膏固定4-6周后拆除,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治疗组手术方法:(1)切口:自远端掌侧腕横纹向近端延长5-8厘米,纵行切口,从桡动脉及桡侧腕屈肌间隙入路,将旋前方肌切开,切开桡骨远端掌侧关节囊,暴露桡骨远端,在直视下进行复位。(2)固定:放入掌侧锁定板,克氏针临时固定,术中C型臂透视确保骨折复位良好及内固定物型号及位置适当,应用锁定钉固定。术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3、6、12、18个月复查X线及腕关节活动功能。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和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广泛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外观、患者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及并发症,将四部分的评分相加,满分为100分,根据分数情况分为优(0-2分),良(3-8分),中(9-20分),差(21分以上)四个级别。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用于对患者日常生活中腕痛和功能缺陷的自述评定,分为两部分。其中疼痛评定部分分有5个项目,每个项目0-10分(0分无疼痛,10分为严重疼痛);功能缺陷评定部分包括特殊活动和一般活动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0-10分;最后测量值=A+B/2,正常值为0分,严重疼痛和功能缺陷为100分。有研究表明,年龄因素对骨折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有较大影响。故将年龄大于及小于65岁的患者分别进行观察测量及统计。同时,对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肌腱断裂、骨折不愈合、骨折块明显移位等治疗后并发症情况也进行观察及统计。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效果对比:对于65岁以下的患者,在3、6、12、18个月随访时间点,手术治疗组Gartland-Werley评分和PRWE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差异逐渐明显。对于65岁以上的患者,在3、6、12、18个月随访时间点,手术治疗组Gartland-Werley评分和PRWE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差异逐渐减小,18个月随访时,两种治疗方法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对比: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肌腱断裂、骨折不愈合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保守治疗组骨折块明显移位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65岁以下Rayback IV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近期及远期功能恢复;对于65岁以上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更满意的近期效果,但远期效果与保守治疗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治疗后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肌腱断裂、骨折不愈合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保守治疗组骨折块明显移位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