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茶山丁若镛是朝鲜历史上罕见的善鸣者。他所遗留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宽泛,包括经学、政治、经济、法律、天文、文学、地理、教育、医学、农学、考证学等诸多领域。作为实学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山丁若镛是朝鲜历史上罕见的善鸣者。他所遗留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宽泛,包括经学、政治、经济、法律、天文、文学、地理、教育、医学、农学、考证学等诸多领域。作为实学大家的丁若镛,更是李朝后期文坛的代表诗人之一。本文从文学的角度,对他的《舆犹堂全书》之《茶山诗文集》中记载的记,叙,跋,序及书信当中,有关文学创作论和批评论为记载为基础,从文学本质论、文学功利论、民族文学论等三个方面着手,探究丁若镛的文学思想。就丁若镛文学思想的本质来说,传统的儒学思想,是其文学思想形成的基础,他的“文以载道”论,就是在接受传统儒家文道论的基础上,结合朝鲜的实际所发展而来的。在他所说的“文以载道”论中,“道”便是本,“文”则是器。除此之外,他从“诗”与“志”的关系出发,强调文学家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的联系,主张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具备“匡济一世”的“功用”。同时,他还指出“诗非要务,然陶咏性情,不为无益”的文学创作主张,体现出自身所涵养的深厚文学功底。就丁若镛文学思想的功利论来说,他提出了“文乃经世之器”和“美刺劝惩之义”的文学思想,并由此发展出“文体醇正论”与“小说害道论”观点。就丁若镛文学思想的民族文学论观点来说,他的《朝鲜诗宣言》,与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创作实践,明确地说明其“朝鲜诗”的创作倾向,是其文学思想的重要部分之一。丁若镛不仅具有强烈的文学“主体意识”,即“我是朝鲜人,甘作朝鲜诗”,而且在其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下,将之与文学的实践相结合,从民族化的“用事”和具体的创作实践出发,严密地构筑了自己的民族文学论,暗合“匡济一世”的文学内涵。
其他文献
作为享誉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保持高产的步调。2012年5月8日,年逾八十仍笔耕不辍的莫里森发表了她的第十部小说《家园》。 在《家园》中,莫里
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播期棉株同部位棉铃的有关性状对铃重和衣分率直接贡献的大小。分析了棉铃各性状与主要气候因素的关系,得出了铃期温度是影响棉铃发育的最
当语言学研究进入言语领域时,语言学者不仅研究语言体系本身,同时,还研究使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研究言语活动,言语机制,言语环境,话语建构,话语理解,乃至话语本身,形成话语分
采摘茶叶是茶树栽培的目的,亦是培养树势的重要措施,因此,茶叶采摘是保证茶叶品质及茶树持续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早在50年代我国就提倡早采嫩摘,按一芽二三叶标准采制大宗
编辑同志: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新闻学知识。记者,便成了我追求的职业。我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自学新闻学科知识。但是回顾这一段时间,虽有收获,进步却不大。于是我又陷于
俄英动词在各自的语法范畴中理论上都是最为复杂,使用上最难掌握的词类.该文运用对比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对俄英动词的构成、类别及其基本形式进行了对比研究.该文对俄
自然主义文学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够适应不同年代和背景,但是这种适应性使它显得捉摸不定且难以定义.那些给出不同定义的权威们并没有错,只不过他们
当今,各国对“超导”的研究,展开了激烈的竞赛。围绕这场达到白热化的科技竞赛,科技新闻也展开一场颇有声势的竞争,单从全国大小报纸已发表的快讯、特写、通讯、述评来看,其
该论文试图通过对一些在西方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的分析,揭示西方对中国电影选择性接受的原因.由于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和传播工具,研究西方对中国电影的接受与欣赏实际
文化身份通常是指一个民族/族群区别于另一民族/族群的一些典型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主要包括地域观念、价值观念体系、语言、家庭体制、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