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明确药浴疗法对慢性肾脏病(CKD)疗效及其最佳干预因素组合;2.制定药浴技术操作规范化流程;3.在临床研究基础上明确药浴对CKD发展中系膜细胞增殖及其相关性炎症的影响;4.进一步揭示仲景量辨思想的科学内涵。方法:1.476例病人分别为五个分中心门诊及住院被西医诊断为CKD3期、中医诊断为寒证的病人(完成407例,脱落69例),根据药浴液三个不同浓度(含0浓度安慰剂)、两个不同温度水平组合,将患者随机分成六组,治疗组采在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浴治疗,对照组为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相近颜色、气味的安慰剂水浴治疗,30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GFR、Scr、UA、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β2微球蛋白、ESR、D-二聚体、C—反应蛋白测定(CRP)、补体测定(C3、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电解质(K+、Ca2+、P5+)、CO2-CP等指标,其中以GFR为本课题主要评价指标;2.密切监测药浴过程中休克等不良反应,配合对凝血系统、RAS系统、免疫系统相关指标(hs-CRP、IL-6.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D-dimer)的检测;3同时对上述476例病例中234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成6组:晨起低刺激强度组、晨起高刺激强度组、晨起对照组、睡前低刺激强度组、睡前高刺激强度组、睡前对照组,各39例,以相同的方法干预治疗,分别测定GFR、血肌酐、24小时蛋白定量及无创性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1指标;4.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药浴疗法作用于CKD患者后的含药血清及药浴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脏系膜细胞,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1.药浴治疗前后患者的GFR、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β2微球蛋白、ESR、D-二聚体、C—反应蛋白测定(CRP)、补体测定(C3、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脂(TC、TG、HDL-C)的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以GFR为主要评价指标,低浓度(0.015g/ml)37℃组的疗效最佳,与其它五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其中sCr、UA、BUN、β2-MG、D-dimer与主要评价指标(GFR)相一致,24小时尿蛋白定量、ESR、CRP、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与GFR有关系,但并不完全一致,而血电解质(K+、Ca2+、P5+)、CO2-CP与GFR无直接关系;4.药浴发生休克不良反应前后,患者hs-CRP、IL-6、TNF-a、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D-dimer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休克恢复后上述指标有所缓解;5.慢性肾脏病合并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药浴前后的GFR、血肌酐、24小时蛋白定量、ABPM水平有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低刺激强度组优于高刺激强度组及对照组,晨起优于睡前;6.在系膜细胞水平,含药血清及药浴液对LPS刺激后肾脏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炎症因子的释放皆有有明显抑制作用,干预前后Bcl-2、Bax、ECM (FN、LN、Col-Ⅳ)、IL-1β、IL-6、 TNF-α、TGF-β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含药血清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1.辨证论浴具有科学性;2.低浓度(0.015g/m1)37℃为药浴治疗慢性肾脏病最佳治疗刺激水平;3.药浴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评价指标为GFR、sCr、UA、BUN、β2-MG、D-dime,参考指标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ESR、CRP、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4.药浴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与免疫性炎症、RAS系统、凝血系统相关;5.药浴对慢性肾脏病合并非勺型高血压有显著改善作用;6.药浴防治慢性肾脏病肾脏纤维化与其抑制HRMCs增殖有关,其对炎症的干预为重要靶点;7.本研究通过药浴疗效最佳因素水平及机制研究证实仲景量辨思想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