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台湾地区的政治逐步实现了从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变。发展至今,台湾的民主政治在制度形式上已表现得比较完备,民选政府、权力分立、政党竞争、地方自治、定期改选等制度一一俱全,政党轮流执政已两次实现,其民主政治的发展成果曾被前美国总统布什赞誉为“亚洲和世界民主的灯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践行民主价值的过程中,台湾地区的政治还存在诸多不足,派系政治、贿选政治、政治作秀等情形时有发生。其中,以四大族群(闽南族群、客家族群、外省人族群及原住民族群)为社会基础、政治选举为互动舞台、族群精英竞取政治权力为主要目的的族群政治亦是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继续前行的一大障碍。台湾地区的族群政治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去探析。静态的族群政治主要表现为在政府机构内部设置的维护族群利益的组织(如客家委员会)、政府制定的与各族群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政策法规(如在原住民和客家人聚居区建立文化园区的政策、客家基本法),等等。动态的族群政治主要是指在政治选举中,以族群政治精英为主导、各族群成员对族群政治精英的言行做出回应的过程,回应的方式集中表现在投票、集会、游行、示威等。本文所要分析的族群政治是动态意义上的族群政治,是以台湾地区的“总统”选举过程为载体,以各个族群投票时的政党取向、选前民意调查情况及选后票源在政党或政治人物上的分布为主要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总统”选举过程的分析,提炼出台湾族群政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而分析如何应对问题及问题给我们的启示。从台湾地区的五次“总统”直选过程来看,族群政治在各次选举中,除了在激烈程度上有所不同外,它一直都存在,且在族群投票惯性的影响下,争取各族群的选票始终是族群政治精英在策划选举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在从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转变的过程中,以省籍矛盾为基础的“二元”族群政治发展成为以省籍矛盾为核心、四大族群共同互动的“四元”族群政治。在五次“总统”选举中,虽然四大族群都有各自的政治取向,但省籍差异仍然是影响族群政治取向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闽南族群和外省人族群。通过对“总统”选举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台湾的族群政治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主要表现为族群政治精英为获取政治权力而对族群的利用。族群政治的这种功利性取向将不利于台湾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容易促成政党之间的恶性竞争、有导致族群矛盾扩散的危险。而且,因族群政治与国族认同之间的特殊联系,功利性的族群政治也给两岸关系发展增加了新的未知数,不利于促成民族团结。因此,发展一种健康的选举文化、不断增进政党互信、提高政党竞争的制度化水平、推进族群文化的融合等是台湾政治继续健康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大陆而言,认真审视台湾地区的政党政治现状、族群参与政治的利弊等问题,对促进大陆政治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也大有裨益;关注台湾选举及选举中族群的政治取向,也可以为大陆制定有效的两岸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