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骨肿瘤总体发病率不高,但常造成病人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手术、新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的应用使恶性骨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但中医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其在稳定病灶、降低化放疗副作用、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命质量等方面仍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由于各种原因条件的限制,中医药对恶性骨肿瘤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对其证候演变及病因病机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中医药作用疗效及机理还有待实验研究的进一步验证和探讨。正是基于此目的,本研究试图整理归纳、分析现代文献中记载的有关骨肿瘤的病因病机、证型,收集临床案例的治则方药,利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上把握现阶段骨肿瘤辨证论治的规律,并对益气活血法干预恶性骨肿瘤作用机理进行实验研究。从而为骨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恶性骨肿瘤治疗的研究现状及中医药的优势和不足从恶性骨肿瘤治疗的研究现状(包括骨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临床及研究趋势)及中医药对骨肿瘤的认识(包括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医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详细的综述,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文献基础。第二部分现代骨肿瘤证治方药规律研究第一节骨肿瘤期刊文献病机因子与证候类型分析目的:总结归纳期刊文献中病机、证型分布的规律,为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对1989~2007年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源系统)收录的以“骨肿瘤”、“中医药”等为关键词的文献进行调查,筛选有关骨肿瘤病因病机和证候类型论述的中医临床文献,采用频数、聚类、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骨肿瘤病因病机及证候类型出现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病机:①频数分析:55篇骨肿瘤文献中病机因子频数以“瘀血”、“肾虚”、“痰”等三种因子最为多见,出现频率在50%以上。其中“瘀”、“肾虚”、“痰”、“毒邪”、“气虚”、“血虚”、“寒邪”出现频次占所有病机因子的80.98%。②聚类分析:第1类:痰、瘀、内湿、血虚、肾虚、气虚、脾虚;第2类:气滞、血瘀;第3类:瘀、热邪、毒邪、寒邪、肾虚、气虚。③因子分析:F1:血虚、气虚;F2:内湿、热邪、寒邪;F3:瘀、气滞。(2)证候类型:①频数分析:气滞血瘀、脾肾阳虚、热毒蕴结、痰湿凝聚、气血亏虚、阴寒内阻、肝郁气滞证的累计频率达81.47%。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两种证型出现的频率较高,与其他证候类型的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聚类分析:聚为3类:第1类:痰热内阻、气阴两虚、脾胃虚弱、肝肾亏虚、痰湿凝聚、气血亏虚、热毒内结、瘀热内阻、气虚血瘀、肺肾阴虚、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肝郁气滞;第2类:脾肾阳虚、阴寒内阻;第3类:气滞血瘀。结论:中医认为骨肿瘤多有由虚实夹杂的病机导致,痰、瘀、内湿为主要实性病机因子,肾虚、气虚、血虚、脾虚等主要虚性病机因子,其中气滞、血瘀是非常重要的病机。气滞血瘀、脾肾阳虚、热毒蕴结、痰湿凝聚、气血亏虚、阴寒内阻、肝郁气滞证是骨肿瘤的常见证型。第二节恶性骨肿瘤中药住院处方特点分析目的:总结归纳恶性骨肿瘤中药处方药物分布的规律,分析其组方配伍规律,为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1月广东省中医院明确诊断为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住院患者主任查房处方。采用频数、聚类、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药物分布及组方规律进行总结。结果:(1)频数分析: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化湿药、化痰药等五类药物的累积频次达到78.6%,是构成治疗恶性骨肿瘤方剂的主要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主要作用。寒性药物和温性药物的应用占所有药物比重的70.3%,且两种药物之间应用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2)聚类分析:各类药物组合均为扶正祛邪为则,体现了补益脾肾,益气、活血、清热解毒、祛湿等治疗原则。(3)因子分析:对频数大于14的药物进行因子分析:F1:云苓、白术、太子参;F2:莪术、蜈蚣、全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F3:黄芪、丹参、党参。结论:益气健脾、活血是中医内治恶性骨肿瘤的基本配伍规律,并根据临床辨证辅以补肾、化痰、祛湿、清热解毒等。第三部分益气活血化痰法干预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加味四物汤对恶性骨肿瘤体内浸润生长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KHOS成骨肉瘤原位移植模型,通过加味四物汤灌胃干预动物模型移植瘤的生物学行为,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加味四物汤高剂量组有明显的抑瘤效果(P<0.01),中、低剂量组无明显抑瘤作用(P>0.05),加味四物汤高剂量组27.74%的抑瘤率高于中、低剂量组的3.98%、9.24%;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VEGF表达的阳性目标面密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VEGF表达的阳性目标面密度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VEGF表达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同中药各剂量组VEGF阳性率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同中药各剂量组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高剂量组可以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但试验结果尚不能证实加味四物汤对肿瘤的新生血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的试验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