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的阶层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首要承载主体。随着士阶层的兴起,文学开始隐然有传统称为山林与庙堂的分野;而确立于隋唐时代的科举制度作为一个天然分水岭,使宋元明清四朝近千年间文学的朝野离立得以强化、凸显。清代布衣诗群承沿宋之江湖诗群、元之隐逸诗群、明代的山人群等在野诗群的心脉,在历时三百年的文化集大成时代别有新变,且渐已启开近代文学之畦径,处于古今文学迁变的转捩点上。
本研究择定清代康熙后期、雍正一朝及乾隆前期约八十年间,即旧时史家所称的“盛世”这特定时空中的布衣诗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将“诗”视作心魂之载体,从中寻绎其承自清初遗民诗群以来的一代心史的因变轨迹。并在诗文化的背景与氛围中观照“盛世”布衣诗群荒寒阗寂的内心情状、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和与皇权疏离的心态,进而探究个中缘由。力求尽可能地贴近历史,以还原这一段政治牢笼文学最酷密、士子心灵最痛楚时期的诗化史实;同时谋求能约略窥见“盛世”布衣诗与科举文化、商业文化相互间的渗透及其对于后世士子与文学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