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斯指出,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由此看来,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最终还是依赖有效的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是基础和关键。但是,关于大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研究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本论文正是要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在系统梳理关于产权理论与产权改革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紧紧抓住国有企业的本质,寻求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理论和实现途径的立脚点和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权多元化的改革思路。所谓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就是通过企业产权的置换或多元化改造而使产权关系不明晰的主体逐步退出,使产权关系明晰的主体逐步进入,从而使企业的产权关系由不清晰变为清晰。从本质上说,产权多元化改革更多的是一个中国式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要求既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又要提高经济效率。达到这种双重目标,只有产权多元化才能实现。产权多元化既有深厚的经济逻辑,也是国企现实的必然选择。在明确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原则、目标和任务后,作者着重论述了如何实施产权多元化。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重要途径是实行产权的市场化交易。而产权交易又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角度和出发点不一样可能会对交易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需要创新的制度安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产权多元化首先需要各个行业和领域推进国有产权改革,以及对相关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在行业领域方面,基础设施领域和金融行业的改革须同时推进;在体制与机制方面,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科技体制、政府职能、土地制度以及非公经济等都需要进行创新。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现形式,则需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实施不同的产权实现形式。在步骤设计上,需要注意顺序、方法、策略以及不同利益群体的承受能力。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途径和方法是本文的主题。本文运用制度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首先论述了改变“一股独大”产权结构的重要性,同时强调防止全盘私有化的倾向;其次,对产权结构合理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需要从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国企产权主体构成、国企产权比例等方面进行思考。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集合体,异质型人力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属性,这一属性在多元化改革时必须注意。多元化产权改革中必须引入人力资本产权。作者运用交易成本分析和委托代理分析的方法,论述了人力资本与产权多元化的关系,指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制度缺失,因此产权多元化改革中要重视企业家、经营者以及技术专家等异质型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保护以及收益分配。对于MBO则需要辨证地看待和谨慎地运用。产权多元化还需要把产权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社保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金融改革等结合起来,互相配套,互相促进。作者结合当前社会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地提出相关制度的改革正是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认为政府干预经济功能的适度强化与转变政府职能是并行不悖的。国资委作为专司国有企业管理的政府部门,在产权多元化改革中的作用主要是制定产权改革的规则、健全用人机制、剥离政策性负担和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由于国资委同样存在寻租的可能,因而对国资委的监督是必要的。另外,要客观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现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作为产权多元化改革配套措施的另一个方面,清晰产权和信誉建设互为因果。成功地构建企业公开的信息系统影响到产权改革的绩效,需要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强化对国有企业的高管人员以及国资委的监督,加速建设国有企业信息数据库并定期披露国有企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