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企业是一家炼制石油沥青的大型加工企业,使用原油生产沥青、燃料油和馏分油产品。A企业的产品成本主要由原油采购价格决定。由于中国石油市场的特殊性,沥青等产成品价格往往无法反应实际原油采购成本,出现明显偏离和滞后,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商品价格风险。实际上,A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其盈利能力。 随着中国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中国的沥青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为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从国际市场采购大量原油,而进口原油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存在“存货跌价风险”。这使得企业在原料采购过程中,更加需要运用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市场风险。 沥青市场的供求特性决定了企业需要进行价格避险。从沥青的供应方面来讲,除了沥青生产商(炼厂)外,还包括沥青中间商。后者在沥青市场上从事低买高卖的套利活动。而恰恰是沥青中间商这种投机套利行为,使得沥青产品价格通常不会与原油价格同涨同跌,其价格上涨往往会相对滞后。当生产沥青用原油的价格大幅攀升,而沥青价格却迟迟不涨的情况时,A企业将不得不再次面临“加工亏损风险”。这使得A企业在进口原油时需要借助价格避险工具,等待和把握短暂的锁价机会,竭尽可能地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规避“加工亏损风险”。 再者,中国沥青市场信用机制尚不够完善,即使已签订购销合同,如果出现沥青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沥青用户经常会违约、拒绝接货。这些风险同样影响着A企业的利润稳定性,这也使得企业非常重视对冲价格风险。 总的来说,A企业对原油价格风险的转移能力有限,原油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国内的沥青产成品价格受到国内环境制约,这些都使得其必须运用积极的价格避险策略,从而确保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实践中,A企业为了降低风险、提高利润,通常会采用如下做法,即:根据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商品经济理论,利用市场淡季价格偏低的特点,在冬季原油基准油价相对较低而且贴水较深时,大量购买原油;在符合现货和期货相匹配的原则下,保持一定比例的期货空头盘位,对冲价格下跌风险,在确保合理加工利润的前提下,选择合适机会,锁定原油成本;加大企业自身原油储备能力,当国际原油市场价格高或波动大时,企业可以适当减少进口数量,通过消化库存原油,降低库存数量,避开高价原油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为减少客户违约的几率和原料成本上涨风险,在沥青销售过程中,A企业通常按月签订短期销售合同。 上述规避价格风险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A企业的价格风险,但尚有不足之处。首先,对原油期货金融属性的认识存在不足。在商品期货领域,原油是一种重要的投资产品,其价格不只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简单地按照其市场供需属性来理解和分析原油价格变化周期,而忽视原油期货的金融属性的话,企业很可能会丧失原油期货市场建仓和平仓的最佳时机。其次,无法有效规避期货亏损与现货盈利之间不同步的风险。A企业通常会根据原油现货库存情况,保持一定的原油期货空头盘位,从而对冲价格下跌的风险。但是若原油价格不降反升,而沥青价格却没有同步上涨,此时如果仍然加工高价原油,将导致加工亏损,而如果停产,则其将不得不被动维持期货盘位、等待价格恢复正常。而企业的期货空头持仓亏损会被要求追加保证金,这又会增加A企业的资金风险。再次,为了方便控制经营风险,根据月加工量与销售合同匹配的原则,A企业会只签订短期销售合同,或者长期浮动价格供应协议。这种方式在中国目前沥青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如果中国公路设施建设高峰期过去,沥青市场日渐激烈,企业迫切需要更为丰富的营销手段。 在分析了上述不足之后,笔者提出了解决目前问题的办法。笔者提倡,A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原油期货的金融属性,从投资产品的角度,研究原油期货价格走势;笔者建议,根据期货和期权的不同特点,从风险最小化角度,充分利用期货和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在A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直到市场销售等经营过程中,全面对冲价格风险。 在阐述充分认识原油金融属性的具体理由和根据时,笔者指出:供需矛盾不是短期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对原油期货市场交易者类型的介绍,直观说明原油期货市场已不再由原油的生产、加工和消费企业所主导,而是受各种套利目的的投资者所左右。非商业交易者(也叫投机交易者Non-commercial)的净多头与WTI首行(最近到期月的期货合约)价格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24,这一系数真实反映了市场多空情绪。接着,笔者分析了美元汇率与原油期货价格的变化关系;发现了在新一轮道琼斯股票价格上涨中,WTI与道琼斯工业指数相关性达到0.924。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细致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当今市场的原油期货已然成为各种基金投资组合中的一个重要品种,用来对冲其他投资产品的风险。这些分析有助于企业在套期保值中了解油价变化规律,提供锁价依据,抓住锁价机会。 在阐述合理运用期货工具进行价格避险时,为能定性研究套期保值比率问题,笔者使用产成品价格来估算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方法,对国内原油现货价格进行估算,分析了国内市场现货价格与WTI、BRENT原油期货价格相关性。得到的结论是若通过WTI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企业卖出WTI期货合约的数量应为进口原油被保值数量的39.98%;若通过BRENT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企业应卖出BRENT期货合约的数量应为进口原油被保值数量的41.10%。 在阐述期权工具进行价格风险控制时,笔者分析了期权特有的性质和特点,运用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了当前市场石油期权的波动率水平,简单验证了历史波动率与期权隐含波动率之间的联系。笔者建议,从风险可控、成本可承担的角度,买入看涨/看跌期权的价外期权(或叫虚值期权out ofmoney)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在阐述A企业价格避险策略时,笔者认为应根据企业预期的加工利润,结合具体的原油价格走势,根据不同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套保策略。当国际原油现货价格处于较低位置,其预期未来加工利润较为丰厚时,A企业在加大购进低价原油现货的同时,亦可以购进深度实值长期看涨期权,作为低价原油的替代买入策略,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控制低价原油资源的能力;当国际原油现货价格处于历史的中间水平且有较正常的沥青加工利润时,应根据期货价格与沥青等产成品价格的相关关系,从风险最小化角度计算最佳计算套保比例,控制潜在的原油存货跌价损失风险;当原油现货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且国内沥青市场处于加工亏损时,A企业一方面应适当放大期货套保头寸规模,而另一方面应择机买入价外看涨期权,这样即起到了规避油价继续上涨所带来的追加期货保证金巨额支出,又避免了将来由于原油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存货跌价损失。 此外,笔者创新性的运用平价期权(又叫平值期权at the money)的概念对于沥青远期合约的风险溢价问题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解决了在原油价格看涨情况下,企业无法与用户签订沥青远期合约的问题。最后,笔者强调A企业应重视在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时基差风险和决策机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