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的推动,我国先后批准建立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体制创新、提高科技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它们以高速的经济增长、创新的行政体制、明显的科技进步、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极、城市建设的示范点、形象展示的大舞台,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国经济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区也出现了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当开发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区域性质正呈现出由经济性工业区转向综合性城市形态发展,社会事务的大量增加使得开发区原有那种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并且开发区特殊体制在与传统政府体制的不断摩擦中也逐渐呈现出一种回归倾向。娄底经济开发区作为中部地区典型的开发区也不能例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对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再一次的创新,使其既保持原来的体制优势,又符合当前所面临的发展状况,推动开发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就是本文选题的背景。本文以中国内陆地区有代表性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娄底经济开发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开发区进行一些普遍意义上的功能探究,从娄底经济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初创建立、发展完善到目前状况进行深入地分析,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目前开发区最新的体制创新理论和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开发区的发展经验,从揭示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演变趋势的角度对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本文的一些观点。本文认为,在新的政治理念指导下,开发区管理体制向现代化的行政区管理体制的转变已是必然趋势,且应该创造更新、更高、更与时俱进的体制,要在保持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建立新型的开发区性质的行政区管理体制。本文还在对娄底经济开发区的个案研究中,对娄底经济开发区向现代园区迈进的路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试图找到一条最适合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之路。本文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内容分析和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随后明确了一些基本概念,并就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及篇章结构作了必要说明。第二部分: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介绍了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从功能、动力、价值、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适应性缺陷。该部分主要介绍娄底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管理体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国内其它先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借鉴。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先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借鉴它们目前的一些先进理念、超前做法以及经实践证明成功的创新之举,获得对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的启发。第五部分:娄底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娄底开发区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结合先进开发区的理论创新,对娄底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通过对娄底经济开发区的个案研究,对娄底经济开发区向现代园区迈进的路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试图找到一条最适合娄底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