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方鸡肉味鲜美,但饲料转化率低,影响了地方鸡的产业化发展。本研究将数量和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对北京油鸡饲料转化率及脂肪沉积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对相关候选基因进行研究,旨在寻找饲料转化效率和脂肪沉积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相关分子标记,为制定合理的地方鸡种饲料转化率选育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多性状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ultiple Derivative-free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DTFREML)对610只10~17周龄北京油鸡的饲料转化率与脂肪沉积相关性状的遗传力(h~2)、遗传相关(r_g)和表型相关(r_p)进行估计。采用质谱SNP技术对300只北京油鸡进行分型,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SAS8.0软件分析相关候选基因多态性和单倍型与鸡饲料转化率和脂肪沉积相关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平均日采食量(ADF)、平均日增重(ADG)、残差采食量(RFI)、胸肌重(BMY)、腿肌重(LMY)和体重(BW)具有较高遗传力(h~2=0.30~0.52),胸肌肌内脂肪含量(B-IMF)为较低遗传力性状(h~2=0.07),料肉比(F/G)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T-IMF)为中等偏低遗传力(h~2=0.28、0.13);遗传相关方面,料肉比与平均日增重、胸肌重、腿肌重和体重为高度负相关,与胸肌IMF含量和腿肌IMF含量较高正相关;残差采食量与胸肌IMF含量和腿肌IMF含量均较高正相关,与胴体性状为负相关或相关不明显;腿肌IMF含量与体重和胸肌重存在较高正相关。单位点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C6708G位点,与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残差采食量、腿肌IMF含量和脂带宽(FSW)显著相关(P<0.05);钙蛋白酶1基因G2542A位点,与平均日采食量、腹脂重(AFW)、腹脂率(AFP)和脂带宽(FSW)显著相关(P<0.05);脂肪酸转运蛋白1基因G4241A位点与皮脂重(SW)和皮脂率(SWP)显著相关(P<0.05);甘油三脂酶基因C25602T位点与腹脂重、腹脂率和胸肌IMF含量显著相关(P<0.05);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基因上发现的6个SNP位点中,A672G位点GG基因型个体平均日采食量比其它基因型个体低,饲料转化率高于AA和AG基因型个体(P<0.05或P<0.01);瘦素受体(LEPR)基因上发现4个SNP位点中,A30126G位点GG基因型,T30137C位点CC基因型,G30394A位点AA基因型和A30631G位点GG基因型,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腹脂重、腹脂率和脂带宽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或P<0.01)。单倍型分析发现,GHSR基因H1H3平均日增重高于其它单倍型组合;LEPR基因H1H2单倍型组合个体平均日采食量和脂带宽比其它单倍型组合个体低,饲料转化率和IMF含量比其它单倍型组合个体高。本研究认为,饲料转化率可以通过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间接提高。GHSR基因的H1H3为日增重、胴体率和性成熟的优势单倍型组合,LEPR基因H1H2是低采食量-高饲料转化率、高肌内脂肪-低脂带宽的优势单倍型组合个体,本研究的优势优势单倍型组合可作为改善北京油鸡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生长性能的候选分子标记进行进一步研究。鸡肉品质性状的遗传选择是有效的,正向选择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腹脂的沉积,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饲料转化效率,这再次充分表明,解决鸡肉质量与产量的矛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综合效应评价,通过采取数量遗传与分子遗传相结合的手段,逐步实现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