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对自身独立地位的觉醒和对自我主体的确认,形成了春秋时代的进步思潮——以人为本的思潮。这一时期人对自身的认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天人关系的角度确立了人的独立地位,出现了重人轻“天”、重人轻神的观念。作为思想支柱的天命观开始瓦解,人的地位开始被提升。另一方面,从人禽之辨的角度看,把人与自然区别开来。随着对人自身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思考人何以为人的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已成为春秋时期思想家们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儒家哲学一开始也在进行着人关于自身的思考,只是它的立足点比较独特,从天具有最高的道德出发,自然被伦理化,以这种自然(天)为号召,让人们遵守社会规范,这样就把人与自然和伦理统一起来。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了著名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而先秦儒家则树立了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天地之性人为贵”。儒家的主体是一个不断的自我转化、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活动。西方哲学对人的主体性的界定,主要是从人与外界的关系,从人是否处于主动地位的角度讲的。而儒学则全面地考察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禀受了天之气而生,因而具有天命之性,回到这种自然本性就是人主体价值追求的起点,最终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终点。儒家最初对人的思考是与天结合在一起的。在孔子那里,天被看成是道德关系的化身,即是道德性的天,是义理之天,这看上去似乎使得天限制了人们的独立意识的发展,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正因为天具有道德性,而作为主体的人自身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才要人们去仿效天。主体性精神在此就明显地表露出来了。儒家思想的特点是把自然伦理化,然后又以这种伦理化的自然(天)为号召,让人们遵守伦理(社会规范等),因为天是最高意义的,人类不得违反天,而这种天,是一切伦理的根据。孔子说天生德于予,证明天德(伦理)可以转移至人类,子思《中庸》说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说明了人性来源于天,实际上已经有了性善的意思,从而才有孟子的性善说。而孟子明确地把天和人并入一个系统中,从道德主体原则出发,直接以人的心性作为沟通天和人的桥梁,为实现天人合一找到了一条具体的途径。天是最高的实体,人则是道德主体,伦理道德就是天人合一的根据。人性本身就是受自天而根于心,因而人性中包含着天性。并且人性和天性是相通的,人如果能够扩展自己心中的善端,就能认识到人本有的仁义礼智等本性,同时也就认识了天性,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于是儒家思想的主体性在此得到了很大的发扬。至于荀子则与孔子、孟子不同,他所谓的“天”不是具有伦理意义的天,而是具有自然意义的天。荀子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他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命题。他主要强调伦理规范对社会的积极意义,他认为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人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与礼义法度的关系中,人起主导作用。他分析了人的欲望是无穷大的,如果不加以限制势必会引起纷争,所以他主张隆礼重法。而这些礼法都是作为主体的人制定的,人能够制定这些礼义法度并能够掌握其根本精神,把这些礼法用于治理天下,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出人的主体性。本文主要从先秦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中透析人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思想来剖析儒家主体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