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存在主义理论为基本框架,解读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探索了莫里森作品中黑人的生存状态及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种族身份意识的非裔女作家,莫里森对现代黑人的生活及黑人世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她密切关注黑人积极抗争追求真实的自我存在。然而,国内外对作品的研究只是局限在作品的主题,创作手法和神话原型。尽管研究者们在分析黑人自我身份认同时从西方存在主义角度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挖掘,但对于整部作品的存在主义分析尚缺乏系统的论述。因此,本文存在主义角度深层解读小说《所罗门之歌》。它揭露了世界的荒诞,失去自我的现代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统治下的社会里经历异化和身份危机。另一方面,他们能够从本民族的文化中汲取了精神力量,通过直面世界的荒谬和人的异化,依靠积极的人际关系,最终获得了自由并对自己的行动承担了责任,实现了从自在存在到自为存在的超越。 本文首先探讨了莫里森与存在主义的联系,阐释了有关存在主义的概念、术语,分析了莫里森的人生观与存在主义的关联。 《所罗门之歌》中主人公奶娃的人生经历体现了存在主义的人的生存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是荒诞的,人是痛苦的。莫里森描述了一个荒谬混乱的黑人世界,失去自我的现代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统治下的社会里经历种种迷惘、痛苦、绝望和孤独。然而,他们只能忍受存在的荒诞,无法逃脱来自荒谬世界的一切异化力量。 莫里森在作品中积极探索正面人际关系的影响。荒诞世界中存在的人际关系,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作品分析了奶娃与家人,与朋友,以及与帕利特及其黑人社区的关系,说明在荒诞异化的世界,寻求正面的人际关系是追求真实自我的重要因素。 主人公奶娃对“荒谬的反抗”充分体现了存在主义的主张。奶娃从自身的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直面世界的荒诞和人性的异化,寻求积极的人际关系,通过自由选择实现自我超越,追求到真实的自我存在。他获得自由,转变成一个具有责任心,对黑人充满同情心的人,充分肯定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实现从“自在存在”到“自为存在”的超越上升。 结论部分作者指出,只要黑人民族从自身的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直面世界的荒诞和人性的异化,寻求积极的人际关系,通过自由选择实现真实的自我存在,整个民族就有可能找到与荒谬世界抗争的力量并探究生存的意义。作品将个人的生存困境提升到种族共性的高度,使整个民族找到与荒谬世界抗争的力量并探究生存的意义,反映了莫里森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理解及其对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