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中国公司与海外公司在国际工程项目上建立了大量业务关系。因此,工程合同作为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明确其权利与义务的正式法律文件,在国际工程项目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工程合同翻译对促进双方工程项目的完成及保护双方利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由于工程合同具有合同标的投入大、内容复杂、语言精确严谨的特征,对工程合同翻译要求较高。本篇实践报告选自赞比亚电力公司的088号工程合同中的第二卷中第一章工程范围、第二章设施的一般规范以及第三章电气工程技术规范(节选)作为翻译实践,探讨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工程合同翻译的方法。工程合同文本既属于法律文本又具有科技文本的特征,其目的是准确传达文本信息。笔者主要根据其特点,选择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进行翻译实践。为实现文本翻译的对等,译者需要在翻译时运用功能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包括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其中“动态对等”是该理论的核心。所谓的“动态对等”就是在接受语中用近似、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动态对等中,“读者反应论”要求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翻译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工程合同文本中信息功能体现的最多,而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的首要任务在于如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译文为读者所正确理解。工程合同翻译针对的是一群特定群体,因而,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读者反应论”可以成为衡量译文精确度的标准。本报告以工程合同翻译实践为文本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和总结了翻译工程合同文本要达到功能对等的具体方法。本翻译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翻译报告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关于任务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质量控制。第三章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从词、句和篇章进行案列分析。第四章对整篇实践报告的总结,包括主要发现,不足之处和建议。本报告主要有以下发现:一、工程合同属于信息型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其重心是传递信息,而且其目标读者是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读者,而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工程合同翻译,能够正确地传递原文信息,忠实于原文,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因此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能有效地指导工程合同翻译。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差异性,要实现最接近的自然对等翻译,要通过功能对等来实现。三、工程合同具有涉及领域广、术语密度大、长难句多等特点,对译者自身能力要求较高,译者应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同时要阅读大量相关领域的书籍,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综上所述,本报告表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工程合同翻译的可行性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尽管本报告涉及面较浅,需要进一步打磨,但仍可为国内相关研究和参与工程合同翻译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