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EICU患者外周血血浆DNA水平,探讨定量分析血浆DNA浓度作为一种微创、快速检测指标,能否敏感及特异地反映危重症的严重状态;明确血浆DNA与ICU患者死亡率的时效、量效关系;证实血浆DNA有助于提高临床对危重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判能力。方法前瞻性研究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危重症患者共190例。依次分别抽取患者入室即刻,入室24小时、48小时以及1周的外周静脉血5m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不同时相点血浆DNA水平。研究组根据预后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是否行机械通气、是否血液净化治疗,是否原发感染,是否继发感染:第一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EICU的滞留时间(天)等。记录患者入室即刻、24小时、48小时以及1周的APACH Ⅱ评分。采集实验室检验指标包括::入住EICU第1天外周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血浆乳酸、降钙素原(PCT)降钙素原、乳酸、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分析两组间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观察指标和血浆DNA浓度的相关关系。选择正常对照组30人例,来自本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与研究组匹配。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时相点血浆DNA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血浆DNA水平入室即刻时相点最高,随病程进展逐渐下降,入室后1周时相点最低。3.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基本临床观察项目,包括年龄、性别、EICU滞留时间(天)、原发感染率及继发感染率、血液净化治疗率、机械通气治疗率、第一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乳酸、降钙素原、白介-6、C-反应蛋白、24小时APACHEⅡ评分、48小时APACHEⅡ评分、1周APACHEⅡ评分等,发现机械通气率(P<0.001)、第一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P<0.001)、24小时APACHEⅡ评分(P<0.001)、48小时APACHEⅡ评分(P<0.001)、1周APACHEⅡ评分(P=0.002)、最大乳酸值(P<0.001)有统计学差异。4.各时相点死亡组血浆DNA的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并且分别于入室24小时(202238(31027-2143826)pg/ml vs5983334(90728-9028945)pg/ml, P=0.020)、48小时(72362(26232-862152)pg/ml vs853396(120465-9187479)pg/ml, P=0.013)两个时相点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5.入室即刻血浆DNA浓度曲线下面积(0.694)、24小时血浆DNA浓度曲线下面积(0.812)、48小时血浆DNA浓度曲线下面积(0.847),均显著大于24小时APACHEII评分曲线下面(0.529)、48小时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0.565)、一周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0.518),及第一个24小时乳酸值的曲线下面积(0.671)。入室后48小时血浆DNA浓度曲线下面积(0.847)最大,以血浆DNA浓度≥41106pg/ml作为临界值,其检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0.6%,预测价值效果评价最好。结论:1.研究组危重症患者各时相点血浆DN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械通气率、第一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24小时APACHEⅡ评分、48小时APACHEⅡ评分、1周APACHEⅡ评分、最大乳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年龄、性别、EICU滞留时间(天)、原发感染率及继发感染率、血液净化治疗率、降钙素原、白介-6、C-反应蛋白无明显差异。3.死亡组的血浆DNA浓度高于存活组,其中24小时、48小时两个时相点血浆DNA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血浆DNA浓度水平的变化对危重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价值高于APACHE Ⅱ评分及乳酸的预测价值,其中以入室48小时时相点血浆DNA浓度的预测价值最高,因此,定量检测血浆DNA浓度可以作为危重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