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脂酶浓度的调节作用及意义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go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体外反搏能提高人体血流剪切力的作用机制,观察接受定期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血浆EL浓度的变化以及36个小时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EL浓度的动态演变,同时分析EL与C—反应蛋白(CRP)和脂质、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的关系,从而评价体外反搏对血浆EL浓度的影响和意义,并探讨EL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深层关系。 方法:参照1979年WHO发表的《冠心病命名和诊断标准》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内科学》中有关“冠心病分型和诊断”相关条款。入选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外反搏中心接受定期体外反搏的冠心病患者25例,研究其血清EL浓度的变化和演变;同时入选同期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定期就诊的冠心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 结果:⑴实验组入组时的血浆E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入组时的血浆EL浓度(339.74±40.32 ng/ml比745.12±51.15ng/ml,P<0.05),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⑵实验组入组时的血浆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入组时的血浆CRP浓度(2.17±0.34 ng/ml比2.50±0.44 ng/ml,P<0.05),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⑶实验组中在体外反搏过程中,第12小时时间点的血浆EL浓度明显高于入组时的血浆EL浓度(359.70±38.21ng/ml比339.74±40.32ng/ml,P=0.0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个治疗过程中,血浆EL浓度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⑷对照组和实验组入组时的血浆EL浓度与CRP浓度呈微弱的正相关关系(r=0.32,P<0.05),且有统计学意义。⑸对照组和实验组入组时的血浆EL浓度与TC(r=0.22,P=0.09)、LDL—C(r=0.10,P=0.48)、HDL—C(r=—0.16,P=0.25)和TG(r=0.72,P=0.60)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①定期体外反搏治疗可能降低血浆内皮脂酶浓度。②定期体外反搏治疗可能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③人体血浆EL浓度与机体的炎性状态有关。④随着体外反搏治疗时间的延长,体内EL浓度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体外反搏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另一个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脏上组肾盏颈闭锁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因上组肾盏颈闭锁导致局限性重度积水病人12例,均行腹腔镜
目的 探讨多灶性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以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胃癌病人2012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多灶性胃癌病人36例,收集36例病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对保留自主呼吸的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病人分为超声引导下
减重代谢外科在发展历程中先后涌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手术方式.有的术式虽曾一度风靡,但因种种原因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如可调节胃束带术(adjusta-ble gastric band,AGB).有的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rostatic electrotomy, 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术后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呋喃妥因作为新型抗生素,对尿路感染中较常见病原菌
我国对于肥胖的认识,早在《中华医典》中就有相关记载,在古代医籍中虽然没有专门论证肥胖,但也将肥胖作为疾病论述[1].由于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客观的诊断标准,没有针对肥胖的特
就儒佛之辨而言,朱子與歐陽竟無可以作爲理學家闢佛與佛學家會通孔佛的兩個典範,代表完全不同的兩種立論旨趣.朱子視《中庸》爲孔門傳授心法或道統聖學一脉相傳的經典依據,以
美国代谢和减肥外科学会(ASMBS)数据显示,近几年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逐渐成为减重外科开展最多的术式,2019年国内张忠涛教授团队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