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胸腰段椎体内区域性CT值分析及其临床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ing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青壮年胸腰段椎体内部的CT值与相应椎体内部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确定可以通过胸腰段椎体内部CT值测定来间接评估椎体骨密度水平。研究椎体内部区域性CT值差异,然后用于临床上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治疗,改良术中植骨融合范围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本课题共设计三个部分分别研究胸腰段椎体内部CT值与相应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椎体内区域性CT值差异及其对临床上椎体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改良术中植骨融合的范围。首先,通过对本院60例行腰椎骨密度检查并同期(3个月内)行腰椎CT检查的青壮年人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所选检查者需排除患有脊柱炎症、外伤、肿瘤、结核等疾病者,且无合并基础疾病,包括合并免疫系统疾病,长期服用激素者,排除合并糖尿病、甲亢、甲减者。从中选取胸腰段可供测量分析的有效椎体,所谓的有效椎体即排除了相关的影响因素,能同时取到有效的骨密度值及CT值的可供进行骨密度分析及CT值测量的椎体。取得其相应椎体的骨密度检测结果及CT值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胸腰段相应椎体的骨密度值与C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自CT室选取正常青壮年人(20-60岁)检查所做的胸腰椎CT60例,时间自2015年12月到2017年10月,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2~59岁,平均46.3岁,排除合并脊柱骨折、肿瘤、炎症、结核等疾患,排除合并严重糖尿病、甲亢、甲减、骨质疏松等基础病变,排除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长期应用激素患者。胸腰段椎体取T11-L2范围内成像全面的椎体,通过三维成像系统进行分区测定,将椎体上、中、下等分成三部分。为减少人为误差,在每一层面上将椎体大致均分为四个象限,避开皮质骨、骨质增生硬化区及椎静脉静脉窦的影响,每个象限各取一个设定区域,共取四个兴趣区分别测量其CT值。每个图像由工作10年以上放射科人员及临床医生各测量一次,进行双盲实验,取其结果,以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因调取对象中以腰椎CT三维重建为主,向上一般能包括T12,少数达到T11,60例检查者中测得T11椎体8例,T12椎体28例,L1椎体58例,L2椎体52例。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椎体内部上、中、下三部分的CT值差异,以及对椎体前半部分及椎体后半部分的CT值差异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我院骨科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青壮年胸腰段椎体骨折178例,对此组病人治疗进行总结、分析,对其中单纯压缩性骨折以及简单爆裂性骨折共97例进行影像学分析,发现其骨折部位均位于椎体的前上半部分。其中127例椎体压缩性骨折及爆裂骨折行手术患者入组进行总结、分析,AO分型(A1.1,A1.2.1,A1.2.2,A1.3,A2,A3.1.1,A3.2.1;B1.1,B1.2,B1.3)。其中31例单纯压缩性骨折病人经皮或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单纯行骨折复位、USS系统内固定术,未做椎管的减压及植骨融合。其中50例早期开展病例及椎体上下部分均骨折较重的病人进行了手术行骨折复位、USS系统内固定,同时行传统范围的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即融合病椎及上、下各一椎体;后期采用改良植骨融合范围的方法治疗其中压缩较重、爆裂骨折或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共46例,其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在19~61岁,平均46.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21例,埋压伤7例。其中T11椎体骨折5例,T12椎体骨折14例,L1椎体骨折17例,L2椎体骨折10例。多数胸腰段椎体骨折分类属于爆裂型骨折,前上半部分爆裂、粉碎,后上缘突入椎管,合并椎管狭窄,部分合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有5例,B级有10例,C级有8例,D级有16例,E级有7例。TLICS评分:4分有4例,5分有7例,6分有9例,7分有16例,8分有7例,9分有3例。急症手术治疗9例,其余37例病人均于伤后7天内完成手术。观察术后疗效,包括短期及长期固定效果,随访并观察远期骨折愈合、植骨融合效果及脊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0例检查者中取得胸腰段有效椎体共128例,其中L2椎体58例,L1椎体52例,T12椎体18例,分别进行椎体内骨松质CT值和骨密度的测定,测定结果以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x士s),其中T12的CT(Hu)值为213.7士45.1,L1的CT值为226.4士53.2,L2的CT值为247.3士57.7,总体CT平均值为234.3士65.2;BMD(mg/cm~3)结果:T12为664.4士80.1,L1为722.7士76.6,L2为832.3士90.5,总体平均BMD为774.3士98.7。应用线性回归统计学方法分别对3个椎体内部的BMD和相应椎体内部C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作显著性差异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显著性。T12、L1、L2椎体内骨松质的CT值与相应椎体内的BMD呈正线性相关,T12 r=0.942,L1 r=0.936,L2 r=0.909,p=0.019。总体上来说胸腰段椎体内部骨松质CT值与相应椎体内BMD呈正线性相关,r=0.834,p=0.023。青壮年胸腰段椎体内的骨密度结果与椎体相应部位的CT值结果成显著正线性相关,BMD越高,CT值越高,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在胸腰段单个椎体内部,上下分区结果显示椎体CT值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椎体上1/3部分的CT值低于中1/3部分的CT值,中1/3部分的CT值低于椎体下1/3部分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个椎体内部前后分区结果示椎体前半部分的CT值低于椎体后半部分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每一椎间盘及其相邻两个椎体1/3为一运动单位分析,上位椎体下半骨密度高于下位椎体上半,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改良的植骨融合范围方式行手术组共46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的时间4~8个月,平均约6个月,后外侧植骨融合通过辅助检查及二次手术证实,大部分植骨取得较好的融合效果。手术后有1例病人发生了下位椎体一侧的椎弓根螺钉断裂情况,其余病例内固定物均无明显松动,而未行植骨融合患者中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者有5例,3例断钉位于骨折椎上方的椎体。进一步随访二次取出内固定后腰椎的运动功能保留、恢复良好,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无进一步丢失。取椎弓根钉前、取椎弓根钉后分别测量骨折椎椎体前缘高度,应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P>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胸腰段椎体内骨松质CT值与相应椎体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应用CT值测定可以间接反映椎体骨密度水平。2.椎体内部高容积CT值可代替骨密度测定更精确评价椎体骨密度水平,用以诊断骨质疏松程度,诊断骨质疏松症。3.本研究通过对椎体内部区域性CT值测定明确椎体内部CT值存在区域上的差异。明确椎体内部上半部分的强度低于椎体下半部分的强度,椎体前半部分的强度低于椎体后半部分的强度。从而用来解释临床上椎体压缩性骨折好发于椎体前上部的原因。4.本研究根据椎体内部CT值存在区域上的差异,椎体内部上半部分的强度低于椎体下半部分的强度,椎体前半部分的强度低于椎体后半部分的强度的研究结果,对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治疗进行指导,并改良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后外侧植骨融合范围,取得更好植骨融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脊柱的运动功能,减少邻近节段的退变。
其他文献
胸外科手术涉及的疾病种类多,手术是胸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开胸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尤其术后肺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护理人员非常重视围手术期病人的呼吸
FSC赛车简称方程式汽车,作为参赛赛车,对FSC赛车在不同行驶工况的发动机研究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FSC赛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FSC赛车发动机的基本控制原理,分别从直线加速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培智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日益受到重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执行为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指导。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从
世界的能源格局就是全球的竞争格局。乘用车作为重要的能源消费体,其能源使用路径的变更对国家战略有深远影响。车辆技术变革在我国面临机遇和挑战。随着汽车电动化,网络化和
本文针对装配钳工技术操作,从工作内容、加工特点、技术要点以及发展趋势这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重点介绍划线、锉削、锯削、钻孔、攻螺纹这5项技术,掌握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
可变压缩比技术是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之一,能实现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压缩比的连续变化,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潜力,让发动机在整个运行工况中都处于高效率的状态。变压缩比发动机
自鸦片战争进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我中华民族入侵加剧,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增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初步形成时期。在岳飞形象塑造过程中,民族主义意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被大量地应用在车载导航、手机导航和地理定位等各个领域。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卫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欧运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欧班列将中欧经贸合作扩展至城市和城市之间。中欧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网络,虽然为中欧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但也加剧了各种运输路线的无序竞争,不利于货物运输的高效运行。与此同时,全球愈发严重的温室效应让人们越来越关注低碳交通,我国也提出了优化运输结构、建设绿色运输体系的目标,这对减少多式联运中的碳排放量、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提出了
未来战争中,无人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作战环境,多UCAV协同作战必将成为未来UCAV作战的主要方式。多UCAV协同航路规划是多UCAV任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