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以来,学界对泥质黑陶的关注大多聚焦于山东地区,少有对其它地区泥质黑陶的研究。本文以长江中下游流域为背景,从泥质黑陶的起源与发展,泥质黑陶的实用功能,泥质黑陶的社会及精神意义三个层面入手研究,藉此总结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播的几种模式。首先,为了更好地研究泥质黑陶的起源与发展,本文检讨类型学在年代学研究中的局限性之余,企图重新建立以碳十四测年为主轴的时间框架。在这一绝对年代构筑的时间框架下,通过比较长江中游、皖南赣北及长江下游区域目前最早发现的泥质黑陶,本文发现渗碳工艺最早见于长江下游的跨湖桥文化。但跨湖桥文化绝传后,长江中游与下游在黑陶烧制工艺方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角逐。随着泥质黑陶的发展,无论是在技术上、数量上还有是器型种类方面,拥有稳定的自然环境且考古学文化一脉相承的长江中游地区相比于长江下游更胜一筹。其次,为了解长江中、下游泥质黑陶的实用功能,本文收集了麻城金罗家遗址,上海广富林遗址以及昆山朱墓村遗址不同时期的泥质黑陶,通过实验比较显微结构与吸水率的差异,发现长江中游的全黑陶在实用防渗方面,优越于长江下游的黑皮陶。结合泥质黑陶壶的器形分析,证明长江中游的制陶工匠对泥质黑陶的实用性有更深入的理解。再次,超越实用功能的泥质黑陶,究竟存在怎样的社会与精神意义呢?本文以统计学测量宏观尺度的情境为主,辅以个案的情境分析,揭示长江中游及长江下游的泥质黑陶作为财富与社会身份的标识作用,并指出泥质黑陶于精神层面的重要意义。但是与其两者不同,皖南赣北地区出土的泥质黑陶似乎并无这些社会与精神层面的意义。最后,本文根据各章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中心式、整合涵化式、取代式及边缘式四种技术与文化发展的模式。中心式拥有最早发明的技术,随着对技术的理解不断累积,中心式的技术发展速率较高,且普及化程度较广,并赋予技术成品独特的社会与精神意义,该发展模式以长江中游汉东地区及长江下游环太湖区域为代表。整合涵化式指技术并非本地创造,而是从技术中心区输入而来。技术的发展缓慢,且明显受到技术中心区的影响。同时,本地的文化也会反过来影响到技术中心区,该发展模式以峡江地区为代表。取代式是指某一技术突然出现,并以十分成熟的姿态取代本地原生文化,该发展模式以洞庭湖西北部平原为代表。边缘式对技术的理解往往晚于对技术的应用,且其技术成品大多无中心区原有的社会与精神意义。该发展模式以皖南赣北为代表。本文在结尾处指出长江中游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技术优势,将酝酿成我国最早的青铜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