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纤维素隔膜的多尺度力学建模研究与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595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储备的日益减少与工业污染,人类一直在寻找可替代的新能源以满足日益骤增的能源需求。锂离子电池作为当代新能源研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其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研究数不胜数,使得电池的比容量、功率、充放电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等得到大幅提升。隔膜在锂离子电池内部起到隔离正、负极以及提供离子传输微通道的作用,所以其结构与强度对电池的安全性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弥补商用电池隔膜亲液性弱、热稳定性较差、孔隙率有待提升等不足,本文针对新型纤维素隔膜开展多尺度力学建模与性能研究,对于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试图在不同尺度下对纤维素隔膜的材料与结构进行建模与力学计算,以揭示其弹性性能的跨尺度传递机制。主要工作包括纤维素微观尺度的分子模拟,中尺度的微纤单元理论计算、单根纤维建模仿真,以及宏观尺度的纤维网格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建模与预测。随后,基于多尺度模型,对纤维素隔膜在真实工况下的力学性能开展研究,包含电解液浸润湿因素及温度因素的影响。最后,将多尺度建模与真实工况下的力学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进行隔膜的制备、微结构调控与力学性能改善试验,实现隔膜材料、微结构与宏观性能的一体化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微观尺度纤维素基材料体系力学行为研究在微观尺度上,对纤维素隔膜进行材料自身力学行为研究。一方面借助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纤维素结晶区、纤维素无定形分子链、木质素分子模型,并计算机械性能,获得分子模型的弹性模量。另一方面通过制备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单质试样,进行力学拉伸试验。另外,借助分子模拟方法研究隔膜材料与电解液溶剂(DMC和EC有机溶剂)之间的共混性能与界面性能。多尺度建模中,微观尺度分子模拟计算的材料弹性性能将应用于中尺度单根纤维的材料属性输入。(2)中尺度单根纤维结构建模与力学行为研究在中尺度上,对纤维素隔膜的单根纤维进行结构建模与力学行为研究。首先分析单根纤维植物细胞壁的材料组成以及多层结构,针对S1~S3层的微纤进行微纤单元的弹性模量计算,进而构建多层同心椭圆模型,简化后用于单根纤维弹性力学性能的仿真。同时构建保留S2层微纤的椭圆模型以探究微纤对纤维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微探针对植物单根纤维进行弹性性能测试。多尺度建模中,将中尺度单根纤维的计算结果应用于宏观隔膜的RVE模型中,作为纤维网格的梁单元弹性性能输入。(3)宏观尺度隔膜的微结构代表性单元建模与仿真研究在宏观尺度上,对纤维素隔膜的微结构纤维网格进行RVE建模以及仿真研究。面对纤维网格提出基于图像形貌骨架的结构重建以及基于图像信息统计的随机重建方法。并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Inp文件的图像处理、结构重建、有限元模型构建以及力学仿真的程序化建模方法。另外,借助Matlab的Tau Factor插件对纤维网格模型的离子扩散能力进行模拟计算,探索结构参数的影响。宏观尺度的微结构RVE模型用于预测隔膜的弹性力学性能,可以对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进而指导制备工艺中的参数选择。(4)基于多尺度模型的隔膜工况力学性能研究基于已构建的多尺度结构建模与力学性能计算方法,开展纤维素隔膜在电池内部工况下的弹性力学性能研究。首先,开展电解液浸润湿因素的多尺度研究,微观尺度上借助分子模拟研究纤维素基材料体系的湿胀效应,中尺度上结合微纤单元计算与同心椭圆模型研究纤维的湿胀与弱化,宏观尺度上对隔膜纤维网格RVE模型进行湿弹性计算。其次,从微观与宏观尺度探讨温度对纤维素隔膜刚度的影响,微观上借助分子模拟进行不同温度模拟,宏观尺度上进行隔膜热稳定性实验以及高温拉伸测试。最后针对纤维素隔膜的湿态力学性能进行弹性本构关系研究,充分考虑纤维湿胀与刚度弱化的影响。(5)纤维素基隔膜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改善研究基于多尺度建模研究并结合纤维素隔膜湿态力学性能研究,采用合适工艺处理纤维素浆并制备纤维素隔膜。使用TEMPO氧化及高压均质工艺实现纤维素隔膜微结构的调控,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纤维素隔膜,对其基本性能、孔隙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与表征。借鉴天然植物材料体系优势,本文将木质素组分引入纤维素隔膜中作为湿态增强剂,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最后将多尺度建模方法应用于隔膜制备工艺的指导,形成纤维素隔膜的“材料-结构-性能”的一体化传递关系。
其他文献
交流伺服系统作为传统工业及高新科技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控制和执行机构之一,在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军工等场合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传动装置为弹性连接时,易出现机械谐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获得更高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本文将对交流伺服系统的模型辨识和振动抑制算法展开研究。本文从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结构出发,通过机理分析法建立双惯
目前城轨牵引供电系统普遍采用DC1500V供电制式。95%以上的直流馈线电缆采用不带铠装层的XLPE电缆。直流电缆运行中,由于设计、制造、施工、运维等多方面原因,电缆故障事件时有发生。运行经验表明,直流馈线电缆绝缘故障是城轨供电系统发生频率最高的一次设备故障。又由于绝大部分的直流馈线电缆不带铠装层和屏蔽层,而基于交流高压电缆特征发展起来的电缆在线监测技术,则是通过识别电缆屏蔽层或铠装层放电量或泄漏
广式水晶虾饺是一种以澄粉为主制备饺皮的中式面点,具有皮薄馅多、汁液丰富、面皮筋度低的特点,在冻结、贮运和复热熟化过程容易出现皮裂漏汁等品质劣化现象。为从工艺控制角度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取在冻藏前对虾饺进行预蒸制处理,探究不同预蒸制程度对冻融过程虾饺冻裂率、水分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另一方面,针对虾饺复热熟化工艺及品质不易控制的问题,对比了4种复热方式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复热方式对淀粉老化的作用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兼具高能量密度、高比容量、低成本的富锂三元正极材料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其循环过程中存在的容量和电压衰退严重,首圈不可逆容量高和倍率性能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本文采用喷雾干燥和共沉淀两种不同方法合成了Li1.2Ni0.2Co0.08Mn0.52O2富锂三元材料,
在汽车传动系统中,驱动轴系统用在差速器或末端减速齿轮与车轮之间,以传递运动和动力。传动系统的转矩传递效率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与发动机,变速箱的转矩损失相比,驱动轴的转矩损失相对小很多,但随着各大车企对驱动轴传递效率的关注,近年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本文针对等速球笼式万向节,对不同节型和不同工况下的转矩传递效率进行试验对比。然后以万向节的三维数模为基础,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开展仿真分析,得到一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慢性疾病谱的演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水平的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分布在结肠的L细胞在食品功能因子刺激下分泌胰岛血糖素样肽-1(GLP-1)并通过肠-脑轴系统调控胰岛素分泌可实现机体血糖调控。针对L细胞在消化道的分布特点及特殊生物学功能,本论文提出从分子水平上调控淀粉、磷脂与β-乳球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并改变磷脂“分子伴侣”分布状态,设计适合人体消化道多重屏障的淀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和生物累积性,甚至能致癌,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因此研发绿色有效的技术来修复PAHs污染至关重要。微生物降解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治理技术,且菌群比单菌株更具应用优势,但目前关于菌群对混合PAHs的降解研究相对较少。生物炭在环境修复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主要集中在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吸附去除作用,而有关生物炭协同特定微生物降解混合PAHs的报道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简写为PAMCs)是一种轻质结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刚度比强度、高导热导电性和尺寸稳定性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交通运输、电子封装和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含多孔预制体制备和铝液浸渗两个步骤的真空压力铝液浸渗法是制备PAMCs的主要方法之一。预制体孔隙特征对铝液浸渗与PAM
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造成了能源危机和一系列环境污染的问题,氢能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众多产氢的方法中,电催化分解水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方法,因为反应产物纯度高且过程无污染。电催化分解水由析氢反应(HER)和产氧反应(OER)组成。相比HER,OER的反应动力学缓慢限制了整个电解水技术的发展。目前,氧化铱(Ir O2)和氧化钌(Ru O2)是常用的商业OER催化剂,但低丰度和高成本使它们无法广泛应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建立在大脑和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人们可以通过它实现没有神经和肌肉参与的“意念”控制。BCI在医疗助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患有肢体残疾或其它功能障碍的病人通过BCI可以与外界进行交流,其生活水平和自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混合BCI是将一个脑电信号和另外一个(或多个)脑电信号(或非脑电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源的BC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