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一直是人类所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每次剧烈地震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人们对于地震作用的研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段;从最初的静力理论阶段到反应谱理论阶段,再到动力阶段,最后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阶段;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现阶段最科学、最准确的抗震分析方法,但是由于需要考虑结构进入塑性阶段的受力状态,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并未大规模的推广应用,随着人们对地震作用研究的更加深入,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成为越来越多业主的共同选择,本文以济南某超限高层项目为例,对类似结构提出性能设计目标建议,并进行基于性能抗震分析,针对项目存在在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济南某超限高层项目的工程概况、结构的布置和选型、结构恒活荷载的选取、以及结构的主要构件尺寸和材料强度等,分析了结构的超限情况,阐述了抗震性能分析的分类和要求;针对结构自身特点对结构构件进行具体的抗震性能目标划分。(2)小震下性能目标的验证。采用YJK和Midas-gen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模态分析和反映谱分析,分析表明两个软件计算结果比较接近,结构整体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结构模型较为准确、结构构件布置较为合理;然后采用YJK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构件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满足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目标要求。(3)对结构进行了中震弹性和关键构件的大震截面抗剪验算。首先分析了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的差异,然后按照中震弹性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中震弹性的抗震性能目标要求;随后对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关键构件的承载力校核,分析表明关键构件满足大震下截面抗剪弹性的性能目标要求。(4)采用YJK-EP程序对结构进行了大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首先定义了混凝土和钢材的本构关系和构件的弹塑性单元模型,介绍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的计算原理,然后采用两条天然波和一条人工波对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表明结构满足大震作用下的性能目标要求。(5)针对结构的自身特点和超限情况,增加了不同数量的加强层对结构整体指标影响的分析。(6)通过对结构的小震、中震、大震抗震性能分析,查找结构的薄弱位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此类结构设计的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