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颗粒对碳化硅纳米结构的荧光增强效应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yz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纳米材料不仅具有一般纳米材料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且还具有宽带隙、高硬度、高热导率等其它优良特性,使其在半导体器件、紫外-可见光发射器和光显示器件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和其它纳米颗粒一样,碳化硅纳米颗粒在被做成薄膜时很容易发生团聚,因而发光效率很低或者不发光,这极大制约了它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着重研究碳化硅纳米颗粒的荧光增强效应,以求拓展碳化硅纳米颗粒在光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金属增强荧光在生物、医药等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荧光增强机制却一直存在争议。我们研究了银纳米颗粒对碳化硅纳米晶体的荧光增强效应。应用聚电解质PAH/PSS双层膜结构来作为碳化硅纳米晶体与银纳米颗粒之间的隔离层。随着聚电解质层数的增加,样品的发光强度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表明金属增强荧光效应依赖于金属纳米颗粒与荧光物质之间的距离。荧光增强最大可达17倍。我们的分析表明,激发态碳化硅纳米晶体与银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之间发生强烈耦合,使得表面等离激元被强烈激发从而辐射出更多光子,这是导致荧光增强的主要原因。   我们制备了SiC/PAH-PSS纳米固体薄膜并研究了其发光光谱,发现得到的复合纳米薄膜发光强度很大,远大于那些团聚了的SiC纳米固体薄膜的发光强度。同时,其发光波长可在一个较宽的蓝紫光光谱区域调节。SiC/PAH-PSS复合纳米薄膜表现出明显的量子限制效应,随着激发光波长的增加,发光峰位逐渐红移。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聚电解质浓度下制得的SiC/PAH-PSS复合纳米薄膜的发光性质。通过比较三种不同聚电解质浓度下制得的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我们发现薄膜中存在荧光二次吸收现象。这来源于具有不同尺寸和不同禁带宽度的嵌入的SiC量子点之间的能量再吸收。此外,我们发现当在复合纳米薄膜表面沉积一层银纳米颗粒时,除具有荧光增强现象之外,还能有效地减少光再吸收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在研究半导体量子点/聚合物复合薄膜的荧光现象时,需要考虑光再吸收的影响,因为它能够极大地改变样品的荧光光谱特性。
其他文献
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积,不同于块体材料的优异的化学、光学、电学和磁学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催化、废气排放控制、气体传感,电子器件制作等方面。金属纳米颗粒优异
介观系统就其尺度而言基本上属于宏观范围,但又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特性。电子在输运过程中仍能够保持波函数的相位相干,从而导致了一些新奇的物理现象。   首先,我们构建了Rash
拓扑绝缘体是现代凝聚态物理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采用了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二维拓扑绝缘体——HgTe量子势阱的电导。通过计算加磁场前后HgTe量子势阱的电导,以及分别加入
最近一种新的磁性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没有磁性离子掺杂的半导体材料表现出了宏观铁磁性,显然这种铁磁有序与磁性离子无关,而是与各种缺陷有关,这种磁性现象被称为d0
碳泡沫材料具有低密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化学惰性,较高的电导率,良好的导电率,加上其制备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将微球型碳泡沫与韧带型碳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迫在眉睫,而太阳能则是最具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太阳能电池以及太阳能
tRNase Z(TRZ)is a ubiquitous endonuclease that removes the 30-trailer from precursor tRNAs during maturation.In yeast and animals,TRZ regulates the cell cycle v
自从2008年发现LaFeAsO1-xFx超导体以来,铁基超导体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引发了人们探索新型超导体的极大兴趣。在铁基超导体中,由于“1111”体系中的SmFeAsO1-xFx材料临
稀土离子掺杂的钛酸盐发光材料化学稳定性好,结构相对简单,发光效率高,在场发射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板、阴极射线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器件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最近受到人
量子信息是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研究信息存储、编码、计算和传输等行为的学科。量子纠缠和量子关联作为量子系统的相干特性,已经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中被人们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