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中国公民幸福感量表》进行质量分析,系统地检验其信度和效度;2.探索与验证幸福感的结构模型,同时探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四者间的关系;3.探索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及差异;4.探索主观、心理、社会及实现幸福感对幸福指数的预测作用。对象及方法:选取南昌大学、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滁州学院四所高校的本科生为施测对象,共得到有效量表1388份。以《中国公民幸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19.0和LISREL8.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中国公民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通过极端分组法发现该量表各项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该量表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972,分半信度为0.987,各分量表与各维度的信度也较好;各项目与维度总分均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6之上;19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0.6之间,相关显著;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57-0.805之间,且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明显高于维度之间的相关。2.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由主观、心理、社会和实现幸福感整合而成的幸福感模型拟合较好。3.大学生的幸福指数为6.32±1.232,幸福感水平整体而言比较高,大学生幸福感水平在性别、学科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的幸福感高于男大学生,文科、理工科学生的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学科类型的学生,但是在户籍类型、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4.主观、心理、社会及实现幸福感分别可以解释幸福指数总变异量的34.7%、24.6%、21.2%和20.1%;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人格成长、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利他行为、社会整合、人格展现对幸福指数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幸福指数总变异量的38.9%。结论:《中国公民幸福感量表》模型结构合理,其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要求,可以用来作为调查中国公民幸福感的测量工具;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比较高,大学生幸福感水平在性别、学科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户籍类型、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心理、社会及实现幸福感对幸福指数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