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制造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产业,在城市的兴起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仍然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不仅对城市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制造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地缘现象,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级城市群之一,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业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打造优势集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多重背景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为对象,研究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对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创新、促进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制造业集聚形成的推动城市增长的内生力量出发,以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制造业的特征,构建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选取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的增长指标和制造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随后,采用面板数据回归、门槛回归、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研究,本文得到较为丰富的结论。从理论方面看,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分工是促进城市增长的途径之一。制造业在城市内集聚形成了劳动分工,同时又伴随着知识分工。而随着知识分工的深化,专业的制造知识得以积累,知识积累带来规模报酬的递增,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源泉。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溢出是推动城市增长的另一条途径。制造业在城市内的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加速了城市内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知识交换,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内行业间的知识交换。而知识交换又能够促进城市的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成为城市增长的动力。此外,知识传播和扩散不仅发生在城市内,也发生在城市间。因此,城市内制造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能够通过城市间的空间关联机制对其他城市的增长产生影响,进而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增长。从实证方面来看,首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具有相对优势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集聚虽然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但这些制造业部门通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生产性知识则有助于城市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其次,随着制造业和城市的发展,制造业集聚通过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交流而产生的知识溢出对城市的作用从促进城市效率提高转变为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更大规模的城市也更利于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机制促进城市增长。第三,城市间社会关系的接近,有利于发挥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一方面,社会距离的接近不仅有助于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新兴制造业产生的知识在城市群内扩散,也有利于金属制品业、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形成的知识积累在空间中发挥作用,进而带动城市群的增长。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的接近加速了制造知识在城市间的传播和扩散,促进了城市间的相互学习,从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城市群的可持续增长。
上述结论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要正确地处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作用,限制其对城市效率的消极作用。其次,要关注制造业与城市增长的匹配关系,使之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第三,要形成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制造过程形成的交流平台,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流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群增长的推动作用。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本文聚焦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效率和可持续增长的效应研究,并以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共享机制为切入点,将知识分工、知识溢出和空间关联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积累和扩散带来的城市增长效应。(2)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对指标的划分方法、测度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使用了相对可靠的数据作为实证的基础。(3)研究结论上,本文认为,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鼓励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固然有利于城市及城市群的增长,但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在生产中积累的知识所形成的创新效应,对建设创新型城市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制造业集聚形成的推动城市增长的内生力量出发,以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制造业的特征,构建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选取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的增长指标和制造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随后,采用面板数据回归、门槛回归、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研究,本文得到较为丰富的结论。从理论方面看,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分工是促进城市增长的途径之一。制造业在城市内集聚形成了劳动分工,同时又伴随着知识分工。而随着知识分工的深化,专业的制造知识得以积累,知识积累带来规模报酬的递增,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源泉。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溢出是推动城市增长的另一条途径。制造业在城市内的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加速了城市内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知识交换,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内行业间的知识交换。而知识交换又能够促进城市的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成为城市增长的动力。此外,知识传播和扩散不仅发生在城市内,也发生在城市间。因此,城市内制造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能够通过城市间的空间关联机制对其他城市的增长产生影响,进而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增长。从实证方面来看,首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具有相对优势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集聚虽然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但这些制造业部门通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生产性知识则有助于城市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其次,随着制造业和城市的发展,制造业集聚通过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交流而产生的知识溢出对城市的作用从促进城市效率提高转变为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更大规模的城市也更利于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机制促进城市增长。第三,城市间社会关系的接近,有利于发挥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一方面,社会距离的接近不仅有助于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新兴制造业产生的知识在城市群内扩散,也有利于金属制品业、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形成的知识积累在空间中发挥作用,进而带动城市群的增长。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的接近加速了制造知识在城市间的传播和扩散,促进了城市间的相互学习,从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城市群的可持续增长。
上述结论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要正确地处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作用,限制其对城市效率的消极作用。其次,要关注制造业与城市增长的匹配关系,使之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第三,要形成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制造过程形成的交流平台,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流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群增长的推动作用。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本文聚焦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效率和可持续增长的效应研究,并以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共享机制为切入点,将知识分工、知识溢出和空间关联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积累和扩散带来的城市增长效应。(2)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对指标的划分方法、测度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使用了相对可靠的数据作为实证的基础。(3)研究结论上,本文认为,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鼓励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固然有利于城市及城市群的增长,但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在生产中积累的知识所形成的创新效应,对建设创新型城市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